新华网北京11月19日电(俞铮 王小田)15位中国大陆、台湾科学家新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旨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水平,促进科技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其成员包括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19日说,新当选的院士中包括1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自台湾的杨泮池、李德财,均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的前身第三世界科学院成立于1983年11月10日,总部设在意大利里雅斯特,是一个非政府、非政治和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现有超过900名院士,其中包括至少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该组织一直致力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研活动,鼓励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和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科学家的科研水平,培养未来一代有前途的科学家,进而推动发展中国家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蓬勃发展。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的经费主要来自意大利政府、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捐款。中国政府也多次向该组织捐款。
以下是新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的中国科学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网站对他们的简介:
1.陈晓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植物次生代谢和棉纤维发育研究,早期曾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对植物倍半萜代谢,尤其是棉花和青蒿萜类生物合成及调控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克隆鉴定了棉酚合成途径一系列酶和调控因子基因,并将棉花漆酶用于环境修复。通过对棉纤维发育相关转录因子的分析,鉴定了调控基因并提出其内含子起重要作用,为揭示棉纤维和植物表皮毛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做出了贡献。在植物microRNA领域,发现激素和miR160通过生长素应答因子控制根尖顶端细胞分化和根冠形成。
2.孟安明,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主要科研领域与方向:脊椎动物胚胎的分子发育生物学。主要利用斑马鱼做模式动物,分离克隆Nodal和FGF等信号通路的新的介导因子和调节因子,结合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技术,研究它们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利用诱变技术,鉴定影响早期胚胎发育的母源因子。
3.杨焕明,基因组学家。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杨焕明教授一直从事基因组科学的研究。他主持完成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卷”使中国成为这一被称为“二十世纪登月计划”的宏伟项目的成员国,得到了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赞扬。杨焕明教授及其团队(“华大基因”)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以及家猪、家鸡、家蚕基因组等重大项目使我国的基因组研究得以跻身于世界前沿。2003年,“华大基因”又在水稻基因组完成图、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以及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研究及建立诊断方法都做出了新的成绩。杨焕明教授还特别关注基因组研究的社会影响和基因知识的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