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请问一下黄总工程师,刚才您说的医学检查,我们前面进行了两次都是好的,能透露一下医学检查是对宇航员有哪些方面的检查?哪一个是比较重要的,这一次检查的时候,万一有问题,要找到什么样的办法让他们出去?
黄伟芬:因为医学检查受在轨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像咱们在地面做体检那么复杂,相对是比较简单。一些基本的,比如说体温、血压,包括心电,我们通过监测都可以看到,这些基本的生理参数通过检测能够得到。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航天员自己的主观感受,还有通过对传回地面图象的观察,包括和他的通话能够综合的判断他的身体状况。如果他一切都正常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就不会换人也不会终止出舱。
中央电视台记者:第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宇航员出舱的有两个任务,一个出舱行走,一个是留守在舱外,航天服是我们自主研制的飞天,还有一个是海鹰,两个航天服的质量指标最明显的差异是什么?李老师的问题是辅助卫星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它的使用期限大概有多久?
黄伟芬:从出舱准备到整个过程中,有两个航天员穿两个航天服在轨进行共同的协同来完成这个任务。每个航天员自己的工作事先我们都有分配。主要是一个人来操作,一个人来提示和确认,来协作。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想问两个航天服在分配上是不是已经定了,比如说飞天在舱内行走,海鹰在舱外,还是随时可以换的?
黄伟芬:两个都可以出舱,我们的航天员如果都正常的话,我刚才说了,三名航天员都具备出舱的能力,这两个航天服都可以出舱,没有问题。正常情况下我们会有一个事先的安排,哪一套服装出舱,哪一套是协助;哪个人是出舱,哪个人是协助的。但是具体到了出舱的时候,到底是哪个航天员出舱,要看我们最终出舱前的状态确认。
中央电视台记者:两个航天服有没有技术上的差异?
黄伟芬:不同的是有差异的。
李雨庆:傍飞卫星不是飞船系统的,它是空间系统的,我们飞船只是给它提供安装和试放机会,所以关于它具体的性能指标和作用我建议你请他们来回答。
香港亚洲电视台记者:我们一般很有兴趣知道当航天员出舱的时候,他会跟舱内的航天员通讯,但是他会不会直接跟地球指挥中心进行谈话,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
黄伟芬:航天员在出舱过程中,能够跟地面的指挥通话,没有问题。三个航天员之间也可以进行通话。
香港亚洲电视台记者:会不会舱外的航天员直接向地面报告?
黄伟芬:我想应该可以。
李雨庆:我们现在在轨道舱内也进行了摄像,在轨道舱内、舱外都有摄像机,所以我们可以同时传出两个录像,所以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切换。比如在出舱段,他在外边的时候,我们很可能用舱外的摄像机来进行画面的切换。昨天看到他们在组装的时候,轨道舱舱内的摄象头和返回舱的摄像机都在工作,可以互换。
新华报社记者:刚才你谈到出舱的航天服也是有一个动力系统的,请问现在是否启用了这个动力系统,这个时间表大概在什么时候可以实现它?
李雨庆:这个问题现在没有想到,可能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将来我们国家还有航天站,一期、二期等等,我们会根据整个需求来定,需求有了,技术就有了。
香港无线电视记者:我想知道今天选择在4点半这个时间来出舱,是不是评估过这个时间是最好的?因为在天空的环境上差异有很大,有一些陨石之类的辐射比较高,你们选择这个时间的考虑是什么?
李雨庆:这个牵扯的面比较大,从整个飞行任务选择的时机,包括发射窗口,出舱窗口都做了一些考虑。然后对于可能给航天员和飞船带来危险的空间碎片,发生概率比较小的时间进行筛选。所以在我们飞船和航天服具有一定的保护能力下,这段时间里应该不会发生。
李雨庆:反映的情况和我们基本类似,国外具有动力系统,就是(奥兰)这个系列。
新华社记者:太空服的辐射很厉害,我们对航天服的材料是如何进行保障的?
黄伟芬:实际上在材料的选择上是具有防辐射功能的。
新华社记者:就是在材料的选择上只是防辐射功能码?
黄伟芬:咱们在做舱外服的时候,选择这个材料的时候就必须考虑舱外辐射的情况,选择这个材料就是能防辐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