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 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带着梦想起飞[组图]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实现我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这也将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继“东方红一号”、“载人航天”、“嫦娥一号”之后的第四个里程碑,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反响和关注。那么空间出舱活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有什么价值?为此,笔者走访了相关专家,就读者关心的问题做了简单解答。
一、为什么要进行空间出舱活动?
空间出舱活动有着的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科研价值,意义和作用不可低估。航天员通过空间出舱活动可以开展许多复杂的空间作业,如施放、回收、修理和捕捉航天器,开展科学研究,组装空间站,建设太空城等。这些不仅节约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有些作业是在地面和航天器里面无法进行的。此次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就将在出舱活动时施放一颗卫星。1973年五、六月间,美国航天员通过3次出舱终于剪断了缠住天空实验室太阳能电池翼的金属条,让太阳能电池翼重新张开,使价值25亿美元的天空实验室计划得以顺利实施。1984年4月,美国航天员出舱将一颗发生故障的卫星捕获收回,在航天飞机内修复后重新放回原来的轨道上。这也开了航天员在太空维修卫星的先河。后来,航天员们相继进行了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组装国际空间站等难度更大、价值也更大的作业,展示了空间出舱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发展潜力。
二、太空行走并不是走
太空行走是一种通俗的说法,科学术语应该是“出舱活动”,是指航天员离开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等航天器,进入宇宙空间(包括月球、火星及其他天体上)进行活动的过程。完成太空行走并不像我们日常走路那样,其实它不是走。因为太空既没有大马路,又没有人行道,是无路可走的。另外,太空是处在失重状态下,航天员的身体飘浮在空中,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移动身体,一般是用手,而不是用脚。为了方便航天员的行动,在航天器里外都安装了一些扶手,航天员用手抓住扶手移动身体。在失重状态下行走无所谓上下左右,也无论头朝上还是朝下,甚至身体横躺着,都可以“行走”。
目前出舱活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脐带式的生命保障系统与航天器相连式出舱活动。航天员身穿航天服,航天员所需要的氧气、压力、通讯、电源等都是通过“脐带”由“母”航天器供给的。由于“脐带”不能过长,所以航天员出舱后只能在“母”航天器附近活动,而且“脐带”不能缠绕,否则就会像被脐带缠绕的胎儿那样十分危险。另一种出舱活动的方式是身着装在航天服背后的便携式环控生保系统行走。航天员出舱后可与“母”航天器分离。由于航天员身穿航天服,背着便携式环控生保装置及太空机动装置,航天员可到离“母”航天器100米远处活动。可以说,舱外航天服和便携式环控生保系统是一个微型载人航天器,能为航天员提供通风、供氧、适当的温湿度和压力以及电源通讯等,保证航天员正常生存和工作。
三、太空环境异常恶劣
太空可不像传说的“天堂”、“仙境”那样美好,而是环境异常恶劣,不仅缺氧,有高真空、极度的高低温和可怕的宇宙辐射,而且还有流星体、微流星体和宇宙尘埃,所有这些都会危及太空行走的航天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另外,太空垃圾也是一种危险因素。在太空中有很多垃圾,在300千米高的地球轨道上,太空垃圾的运行速度是7.7千米∕秒,相当于子弹速度的10倍。因此,一粒沙子大小的太空垃圾的动能,就等于质量比它大100倍的子弹的动能。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如果遇到太空垃圾是十分危险的。如果被大块的太空垃圾击中,后果不堪设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