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曾想当科学家
孟昆玉是地道北京人,家住北京市丰台区。他和弟弟是双胞胎。
小时候,孟昆玉的理想是做个科学家,在读警校前,对于交警这个职业他了解不多,“直到当上了交通警察,才知道,要做好这个职业很不容易。”
要做好一名交警,与人沟通和协调的能力非常重要,“在很多时候,你能否迅速解决一个事故,就依靠简短有效的沟通,这可以最大限度缓解路面拥堵状况。”但孟昆玉小时候却不是个非常善于沟通的人,甚至很内向。
比如,亲戚们坐在一起吃饭,弟弟总是能够滔滔不绝地引人发笑,而他却因为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于是埋头猛吃;那时候,他也不喜欢与人交往,“特别不自信,弟弟总是有很多朋友,也很喜欢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我,但我却总是不太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
孟昆玉说,自己的变化是发生在进入警校读书后。
“读警校时,我特别爱上语文课。”孟昆玉写得一手好字,这要得益于童年时父亲的严厉管教,语文老师发现了孟昆玉的书法特长,就让他“承包”了班上的黑板报。“我非常感谢我的这位语文老师,他叫苏根福,是他激发了我的自信心,也让我不再惧怕与人交往。”
好学苦练爱助人成习惯
2001年9月11日,是孟昆玉到交警这个工作岗位上班的第一天。一大早孟昆玉就跟随“岗长”来到和平门路口执勤,他和同事们的主要任务是疏导交通。
就在他和同事一同执勤的时候,有名司机因边开车边打电话违章了。那名同事开罚单时忘记了违章代码,让孟昆玉赶紧帮忙查询,对于这个在警校学习时背得极熟的代码,小孟张口就来“802003”,半信半疑的同事又去核查了一遍,果然一字不差。
上班一周后,小孟报名读成人高考,为了能在每天傍晚7时前准时赶到课堂,他向警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要求,一个人“承包”和平门路口这个岗。这个岗位于前门附近,北邻长安街,南抵两广路,是2号线地铁和平门站的出口,又是北京著名的旅游集散地之一,人多车多,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来说,这个任务可不轻。孟昆玉的一再坚持,终于打动了警长,他答应让孟昆玉试试。
为了能够把每一个手势都打得标准明确,孟昆玉和同伴们利用中午午休的时间悄悄练习,一练就是半个月。为方便上岗巡逻,他不怕摔跤,每天坚持练习开摩托车,结果,试用期结束了,警长毫不犹豫地把这个岗交给了他。
对待附近的邻里居民,过马路的市民群众,孟昆玉热心助人,也正因为如此,邻里乡亲们都特别关心孟昆玉。
住在和平门附近一个大杂院的刘大爷,一次遇上了交通事故,孟昆玉就把受伤的刘大爷送到医院,帮他办理住院手续,以及事故处理的每一步,刘大爷一定要问过小孟才肯签字。从此以后,孟昆玉和老人成了忘年交,刘大爷每次路过都不忘记给小孟带上一些水。
每天都会有住在附近的大爷大妈穿过和平门路口,孟昆玉看到谁拿的东西多了,总要上去帮把手,看到走路不便的总要搀上一把。一位不知名的老大妈,每天定点去买菜,孟昆玉每天都会搀扶她过马路,时间久了就成了习惯。孟昆玉对本报记者说:“就像在为自己的亲人工作一样,其实,每个交通警察都是这么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