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09年5月21日,瞭望天安门前正在进行大修施工的长安街上车辆行驶井井有条。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编者按:今年十月一日,中国人将通过阅兵、游行、联欢等方式庆祝中国“六十岁生日”。那一刻,数以十万计人群的汇聚之地,将是“神州第一街”长安街。
长安街,是一座高企地标,是中国最具象征意义的政治空间之一,承载着中国人的公共政治生活。中国六十年发展累积的蓬勃张力涌动在长安街上,即便是最细微之处都蕴含着中国六十年历程的复杂与深厚,让每一双想读懂中国的眼睛,不约而同望向这里。
今日起,本社推出《中国经络》系列文章,在对六十年长安街的注目礼中,解码这条令外界熟悉又陌生的中国经络,敬请垂注。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日电题:长安街正“变脸” “政治经络”添人情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神州第一街”长安街心脏地带的天安门邮局,开张一个月以来几乎天天爆满。在这个五十平方米左右的邮局里,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们争相购买纪念邮票和明信片,特别是让工作人员免费盖上与天安门相关的邮戳。
当国庆六十周年庆典即将来临之时,正在“变脸”的长安街不止是在天安门第一次设立固定邮政服务网点。从今年三月末至今,长安街自一九七八年后的第四轮大修正加紧施工,内容包括拓宽道路,更新便民设施,美化街边绿地,乃至换上可承载近四十吨装备的重型井盖。
一九四九年后,长安街作为中国“政治经络”的显赫有目共睹。中心区域的天安门广场是中国在世界最具象征的标志,最宽一百二十米的街道,几番延展后的百里长度,百万人组成的游行队伍一度在这里浩荡经过。
今时,外界眼中专注于加大、加宽、加长的长安街除了继续保证政治用途,正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富人情味和亲切感,在繁华壮观与生动细致、在“讲政治”与“为民服务”之间寻找微妙平衡。
“平时怎样给大家创造更方便、更舒适、更人性化的环境应该成为长安街的努力方向,但作为‘神州第一街’,长安街首先要满足阅兵、游行、集会等政治功能,这点毋庸置疑。”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郑光中教授强调。作为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学生,郑光中参加了自一九六四年起的历次长安街规划。
为了保证政治用途,长安街注定对一些变化说不。比如规划人员一度设想在长安街地下通道修建包括咖啡厅、餐厅、厕所等便民设施的商业街,但最终出于安全考虑而放弃。“所以现在长安街的地下通道干干净净,连一个角都没有,站上去可直接望到对面,包裹一类的东西放上去一眼就能看到。”郑光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