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把守长安街中心区域的东单和西单路口至今只有“平面立交”,而无常见的立交桥,成为长安街独特一景。郑光中解释,不修立交桥主要是考虑到阅兵,因为参加阅兵的装备一般从东单集合,西单解散,如果两个地方修了立交桥,将给这些装备的行驶造成麻烦。
长安街承担的政治任务赋予了它中国政治地标的身份,但在没有阅兵、游行、集会等重大活动的平常日子里,当人们用普通街道的标准去打量长安街时,它难免显得有些“不近人情”——旅游大巴不允许通过,路边座椅太少,内急时找不着厕所……
满足这些略显琐碎的诉求、让自己更富人情味成为近几次长安街大修的主要方向。一九八七年大修,长安街长期被重型车辆碾压出的车辙、坑包得到平整;一九九七年大修,长安街全线铺上了既耐高温又抗严寒的优质沥青,天安门广场前的石板路也被修缮。
一九九九年为迎接国庆五十周年的大修同样着眼于“亲民”。郑光中回忆,当时耸立在街边的广告牌被撤换,非法违章建筑被拆除,街边的绿地、喷泉、座椅及雕塑有所增加,经过一番修缮整治,长安街的美化和亮化程度大为提高。
据北京路政部门早前介绍,预计八月末完成的今次大修将把西长安街路段拓宽,实现道路全部双向十车道,缓解长安街交通拥堵,沿街电话亭、阅报栏、垃圾桶、公交站牌、休闲座椅会被统一更换,街道两侧的国槐、银杏等行道树也将被更换或补植。
虽然相关部门在努力,但郑光中希望长安街“为民服务”的步伐还能更大一些。在他看来,现在长安街两边的绿地比原来多了很多,但多数能看不能用,里边罕有为过往民众提供休息的地方,希望未来可以在一些不那么敏感的地方安排休闲设施,让长安街绿地发挥“看用兼顾”的最佳效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长安街现在已经变成一条更具人情味和亲切感的多功能街道,这是事实;我想以后长安街的变化还会沿着这个方向行进,恐怕不走这条路也不行。”郑光中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