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峰峰集团梧桐庄矿矿井水回灌工程顺利通过环保部门验收,并得到了验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该矿矿井水回灌工程的应用,填补了国内保水开采、绿色开采的空白,使矿井水由传统的直接排放转向处理后回灌井下。
在该矿矿井水回灌系统处理车间,笔者注意到,从管道抽出的井下废水,经过处理后,水质清澈,用手感触,没有了处理前的粘稠。现场化验人员介绍说,处理后的矿井水质通过测试显示,已达到国家颁布的工业用水标准。
峰峰集团是河北省“十一五”节能减排的重点企业。随着矿井开采的逐年深入,生产地区不断延伸,该集团面临着生产环节多、设备耗能高等现实。即便如此,在国际金融危机波及经济实体、影响煤炭市场的困难时期,该集团依然顶住煤炭经营陡然增大的压力,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于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分别投资1.48亿元、6812.92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节能减排。梧桐庄矿保水开采就是其中重要一项。
众所周知,煤矿矿井水中含有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污染物。矿井水的大量直接排放,一方面可引起水资源无谓流失,破坏地下水资源平衡,另一方面又对环境造成污染。2006年,梧桐庄矿虽然铺设了管道,使矿井水实现了密闭排放,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矿井水对浅层水质带来的影响。
在实施保水开采工程之前,梧桐庄矿的矿井水利用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既无法利用大量的矿井涌水“资源”,又要花费较大资金每天从矿外“引进”4500吨生产生活用水。这成为峰峰集团、梧桐庄矿下决心实施矿井水处理项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梧桐庄矿属于相对独立的深循环水文地质单元,侧向水量的交换微乎其微,是严格意义上的“死水”。而该矿井下区域性水文地质条件特征属于排泄滞缓区,具备回灌基本地质构造条件。针对特殊的地理构成,从2005年起,梧桐庄矿与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研究论证保水开采的可行性。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及环保部门同意,梧桐庄矿陆续投资3947余万元,于2009年年初初步建成了矿井水处理及回灌工程。该工程每小时处理900立方米高矿化度矿井水,且运行成本低、投资见效快、环境效益好。项目采用先进适用的回灌工艺,将矿井水由井下澄清系统处理后提升到地面一级初沉池,使部分大颗粒煤泥在一级初沉池和预沉调节池中得以沉淀,再经高效澄清池的混凝反应、沉淀、澄清后,形成净化水。处理后的矿井水,达到设计回灌标准,通过回灌系统回到井田内的奥灰含水层。而澄清后的副产品——煤泥水则通过自动排泥系统排至煤泥水浓缩池,定期压滤处理后再回收利用。
“梧桐庄矿矿井水井上处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实现了矿井水集控制、处理、利用、回灌与生态环保为一体的优化组合,每年从矿井水中提炼出的煤炭副产品可产生纯收益237万元、节约用水开支170万元,为煤炭工业系统保水开采提供了借鉴的蓝本。”谈到回灌系统的前景及意义时,峰峰集团节能减排办公室副主任郭胜仓难掩兴奋之情。
据了解,该矿生态保水开采工艺在全国煤炭行业尚属首家,前不久还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2009年度科学技术一等奖。另据初步测算,按照矿井水0.60元/吨的污水处理费计算,回灌工程运行每年可减少473.04万元排污费用,可消减化学需氧量121吨,井田周边水体的负面影响也会大大减少,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可估量。□(王海 中国矿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