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宜昌10月20日电 10月20日10时,三峡库区坝前水位已上涨至169米,新增库容156.5亿立方米,长江海事、航道、公安联动应对库区高水位,中游浅区行船安全,实行昼夜监控,现场驻守,使航行库区船舶有序,长江中游浅区安全畅通,没有因蓄水发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
随着三峡工程175米蓄水,库区水位的不断上涨,坝下水位不断下降,使航运安全管理发生新变化。其一、水位变化,船舶不适应。水位上涨与下落,使航道宽窄、深浅随之变化,库区原先暴露在江边或江面的礁石淹没水下成为新的碍航物,坝下长江中游过早进入枯水位,弯、浅航道对船舶操作带来影响,部分不熟悉航道变化的船舶,极有可能出现错走航道的危险。其二、库区支(汊)河流增多,部分河口水域跨河建筑物(桥梁、电缆等)通航尺度受限,超高船舶难于通过。其三、库区漂浮物碍航。由于江面增宽,林木、农作物桔杆、水生植物等生态垃圾逐渐进入库区形成漂浮物。
为确保蓄水航运安全,长江海事、航道、公安联动,昼夜监控,现场驻守坝区、桥区、浅区,加大巡航力度,制定航行库区船舶限高措施,其水线以上船舶实际最大高度与跨河建筑物所在地当时水位(吴淞高程)之和不得超过192米;如超过192米,一律不得通过三峡库区所有跨河建筑物。加强清漂船管理,确保通航与清漂两不误,并监督清漂物转移、处理,防止第二次污染。同时加大雾情监督管理。针对库区江面变宽,水面蒸发面积增大形成雾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这都将对船只的航行造成一定的影响。长江海事部门已经敦促各个船舶公司及船舶切实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