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进出口整体保持快速增长,但下行趋势比较明显
2008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0.8%,同比提高18.8个百分点,增速是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见图8)。全年出口增长17.4%,进口增长48.8%,进口增长明显快于出口,贸易逆差显著增加。原油、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大幅增长,原油进口增加额占进口增加总额的60%以上。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逐步显现,出口增速同比回落11.5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大幅下降,对欧盟、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受阻,机电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增幅滑落。实际利用外资加快增长(见图9),制造业大项目带动第二产业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外商投资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首都机场出入境人流、物流均有所下降。
(二)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8年,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1:27.5:71.4变化为1.1:25.7:73.2。“三、二、一”的产业格局不断巩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突出,增加值和从业人员占比逐年上升。
1.新农村建设继续稳步推进,农业保持稳定增长
2008年,北京市继续加大粮食直补力度,在全国率先实施季节性裸露农田治理,对农户发放生态补贴,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个基础设施整体推进村建设有序开展,加大新能源示范推广,建成远郊区县102座阳光校园和170个村太阳能集中浴室,万户农民用上清洁廉价管道燃气,完成70万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农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在补贴政策、市场价格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作用下,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作物喜获丰收。奥运农产品供应实现数量、质量双保障。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针对“三鹿奶粉事件”,北京市及时采取多项措施最大程度保障奶农利益。金融机构继续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689.7亿元。
2.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企业利润出现下降
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见图10)。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和4.7%。多数行业生产减速,作为重点行业的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3%。奥运会的举办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搬迁、改造有序进行,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在全市工业的占比下降。企业经营难度加大,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9.6个百分点。北京市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深化中关村自主创新综合改革,推动中国技术交易所建设,实行自主创新技术及产品政府首购、订购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服务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势头,服务业占比在全国最高
2008年,在制造业发展趋缓的情况下,北京市服务业发展比较平稳,对首都经济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继续保持在服务业中的主导地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继续保持引领态势。受举办奥运及相应环境整治拉动效应影响,文化体育娱乐业、水利管理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加值增长最快,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8.3%。金融业保持稳步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全市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1-11月规模以上第三产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0.9%。为促进服务业发展,北京市加快形成一体化的首都服务业政策体系,出台《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和《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