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金融机构流动性水平正常,备付率水平有所上升。2008年,全市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有价证券及投资同比多增98.7亿元。年末备付率为3.15%,比3季度末上升1.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下半年人民银行四次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足;二是上存总行资金减少,全年中资金融机构系统内资金往来同比大幅少增。
6、农商行改革取得新进展。上海农商行围绕专项票据兑付考核的标准与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基本解决了历史包袱,财务状况明显好转,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二是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初步构建,风险管理和营运能力不断提升,基础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三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各业务领域的技术合作全面展开。
专栏 2 经济形势变化、货币政策调整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益
近年来,受益于实体经济快速增长和较高的存贷利差,商业银行利润大幅增长。2008年下半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信用风险上升,各项贷款增速及存贷利差水平均有所下降,全年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税前利润增幅较上年下降42.2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前景不容乐观。
一是经济下行对贷款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背景下,目前经济主体的投资意愿明显下降,企业“慎贷”现象较为突出。此外,由于扩大内需的政策对不同区域、行业的影响有所不同,上海承接的中央项目较少,带动的贷款需求也相对有限。从贷款供给看,目前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的“惜贷”现象。2008年第四季度上海市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商业银行贷款投放景气指数较上季下降12.5个百分点。虽然近期各家银行积极争夺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计划中的投资项目,2009年一季度贷款可能出现快速增长,但下半年贷款维持较高增速的难度较大。
二是利差收窄降低了商业银行存贷业务的盈利空间。2008年,人民银行连续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差缩小0.27个百分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后,商业银行净利差进一步收窄。据了解,下半年货币政策取向改变后,客户普遍要求贷款利率下浮,商业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明显下降。此外,由于存款定期化也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下阶段,利率市场化还将继续推进,存贷利差缩小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收入增长将继续放缓。
三是信用风险上升对银行利润将产生负面影响。虽然近年来上海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新增贷款不良率也明显低于国际同业平均水平,但商业银行在近年经济高速增长期大量投放的贷款尚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考验。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深化,外部需求短期内较难回升,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可能进一步下降,偿债能力将有所削弱。此外,上海市金融机构贷款中的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房地产市场变化对商业银行相关贷款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二)证券业发展总体稳定,经营效益明显下滑
上海证券业发展总体稳定。2008年末,上海市共有证券公司15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3家;基金公司30家;期货公司25家;辖内上市公司156家,同比增加8家。外资基金公司代表处12家,同比增加3家,外资证券公司代表处53家。
2008年,受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多种因素的冲击和影响,证券机构经营效益明显下滑。全市 15 家证券公司中有10家实现盈利,共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净利润117 亿元。其中,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收入同比缩水严重,投行业务收入基本持平,资产管理业务收入有一定增长。基金公司管理基金总份额稳步增长。年末,上海30家基金公司管理资产净值达6205亿元,同比下降36%,但管理资产规模占全国基金业的32%,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三)保险市场发展平稳,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保险市场发展平稳。2008年末,上海市共有保险公司96家,比上年增加10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5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600.1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财产险和寿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38.2亿元和461.9亿元,分别增长11.2%和28.9%,寿险占比较上年略有提高。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共计184.1亿元,同比增长31.7%。
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大幅下降。中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为83:17,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市场份额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由于资本金规模、资产匹配期限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外资寿险公司以投连险业务为主,2008年国内资本市场的低迷,使得投连险的销售较为困难,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大幅缩水。另外,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外资保险公司在国内的公司都是独立法人,没有受到直接影响,但投保人的信心还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