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旱情持续,2月27日,云南省蒙自县冷泉乡布路期村,一农妇从2公里外的接近干枯的山泉塘里挑水到自家地里挽救即将干死的蚕豆。 中新社发牛治明 摄
云南旱情持续,截至2月28日,云南省蒙自县冷泉乡索本底、西努白、补鸡白、努初白、布路期等5个自然村近200户人家只能靠本地接近干枯的山泉作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中新社发 牛治明 摄
另一方面的求证,以温室气体作为主要考察内容。“我们把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数值进行综合计算,得到了一个戏剧性结论。”罗勇说,如果现在全球温室气体的高排放量不加以控制的话,今年我国夏季降水的分布类型还是现在的“南涝北旱”。“但是,如果我们通过种种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国降水分布的类型刚好和GBN报告中预测的一样,变成了‘南旱北涝’,南方可能将真的面临干旱。”
2004年,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Global Business Network,简写为GBN)一份题为《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报告预测:“今后20年内,全球气候将发生突变,一场全球性灾难就摆在我们面前,成百上千的人将在自然灾害中死亡。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5华氏度(2.8摄氏度),北欧下降6华氏度(3.3摄氏度)……到2020年,欧洲的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2010年以后,中国北方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
“针对这些预测,中国科学家已经进行了三次研讨。与会专家认为,虽然报告中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极端情景几乎不可能发生,但报告对中国部分的预测还是很有启发意义和预警价值的。”罗勇说,GBN主持上述报告的人不是科学家,这个结论也不是科学结论,但他的研究表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夏季雨带确实从长江流域逐渐向北移动,现在已经到了淮河流域。“不过,未来会不会继续向北移动,到达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出现‘南旱北涝’的气候变化,还需要观察,现在还不能有明确结论。”
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则给出了另一个解答。
从1999年开始,钱维宏从事“近百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干湿变化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他发现在1979年左右,我国夏季降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1979年以前,我国夏季的降水很明显是北方多而南方少;1979年以后,逐渐转变为了南方多,北方少,也就是现在的“南涝北旱”。
对过去近千年和近500年的中国东部旱涝分析,他发现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旱涝变化是相对立的,以70年为周期交替出现。“我国南北气候的转型是肯定要发生的。”钱维宏说,根据70年的周期来预算的话,从1979年开始的“南涝北旱”,到2015年左右将转变为“南旱北涝”,但具体时间还将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根据我们的预测,如果降水发生转变,可能北方的降水可以增多20%。”罗勇说,现在,一项有关气候变化的973项目刚刚启动,将来也许会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