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潭县扁都乡刘旗村民杜二斤,利用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投入1500元,种植药材柴胡5亩,当年亩均产值2300元,亩均比粮食作物增值4倍多,总收入7500元,人均增收1500元。这是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新体制在西北实施以来产生积极效应的一个普通事例。
2006年7月,国家相关部门对扶贫贷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为了掌握此项新举措在西北实施以来产生的实际效应,人行西安分行近期选取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比较集中的陕西咸阳、商洛、榆林,甘肃平凉、陇南、甘南等6个地市开展了专题调查。
调查显示,扶贫贴息贷款新体制在陕西、甘肃部分地区产生了初步的积极效应。
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陕西、甘肃两省到户贷款贴息资金2500万元,可贷款5亿元,每县平均贴息50万元,可贷款1000万元,重点扶持在扶贫部门建档的贫困户发展生产;下达陕西、甘肃两省项目贷款试点贴息资金1000万元,可落实贷款3.5亿元,重点支持对解决贫困户温饱、增加收入有带动和扶持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项目。按照规定,中央财政对到户贷款按年利率5%的标准给予贴息;项目贷款试点执行优惠利率3%,利差由省财政据实贴息。贴息期为1年。
截至今年一季度,商洛、咸阳、榆林、平凉、陇南、甘南6个地市共发放扶贫贴息贷款22901.97万元。其中,项目贷款6374.77万元,到户贷款16527.2万元,财政贴息994.67万元,新体制实施顺利,积极效果明显:
缓解了贫困户缺少生产资金的难题。扶贫贴息贷款重点支持了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生产资金需求,实现了扶贫资金由“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2007年一季度,上述6个地市发放贴息贷款共扶持贫困农户2.36万户,农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
解决了近年来扶贫贷款投放总量减少的现象。新的体制由金融机构自主选择贷款对象和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直接划到金融机构,提高了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扶贫贴息规模明显扩大,2006年,6个地市全部超进度完成了贷款发放任务。平凉市在新体制前,贴息贷款基本是空白,新政策出台后投放了4168.2万元。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模式的形成。各级政府利用新体制带来的契机,将信贷扶贫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整村推进、集体脱贫”,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区域化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凉市形成了“山区洋芋加草畜、川北果菜、中北部亚麻、关中药材”区域农业格局;陇南市形成了集“农、林、牧、种、养、加”为一体的“工、农、建、运、商、贩”多业并举的新格局,培育了一批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