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回答中外记者谈及民生问题时,认为首先要着眼于困难群体,特别是农民。提出“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最慢的船只”。现在,“最慢的船只”就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最慢的船只”要提高速度,亟需强大的动力,亟需尽可能多地投入。
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国家规划到2010年基本解决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温饱和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问题。
用4年的时间基本解决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温饱和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问题,以贵州省为例,绝非易事,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十一五”期间,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要成倍减少。2006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14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17万人,低收入人口为355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17万人,四年后要实现规划目标,每年平均要减少贫困人口537万和低收入人口887.5万。“十五”期间,贵州绝对贫困人口从310万下降到25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从540万下降到453万,下降速度基本保持在每年11万和17万左右,要实现“十一五”规划中的目标,今后四年,在不计因灾因病返贫人口的情况下,贵州每年要减少绝对贫困人口63.75万和低收入人口113.25万,是“十五”期间每年减少人口的5倍多和6倍多。
越往后,扶贫攻坚的难度越大,需要投入的越多。剩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
各类扶贫资金中信贷扶贫资金占比较大,但近年扶贫贷款却在逐年减少。贫困地区财政拮据,要靠中央或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才能实现收支平衡,故扶贫资金财政投入有限,主要靠银行贷款。据统计,“十五”期间,贵州全省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0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66.3%。2002年到2005年,全省扶贫信贷资金新增投入为16.9亿、16.3亿、15.3亿和8.3亿,呈逐年减少趋势。
扶贫信贷资金的逐年减少,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是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企业,而扶贫贷款风险大、不良率高,尤其是到村到户的小额扶贫贷款更是如此,金融机构望而却步。
目前贵州省发放扶贫贷款的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农行已明确股改上市,实行商业化运作,今后要给股东最大的收益回报,将追求利润最大化。农村信用社几十年在农村经营,亏损主要靠自身逐年消化,风险大的不可能再放贷。所以,扶贫贷款的焦点问题是:金融机构发放该类贷款造成的损失由谁弥补和如何弥补?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贷款才可能有大的增加。 ■ 靳斯慰,邵雁玲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