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口较少民族)大扶持、大变化、大发展
——我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4年来,我们依托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好政策,充分发挥撒拉族群众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培育了和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龙头企业和市场品牌,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长韩永东说。近日,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经验交流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11个省区市的代表用典型事例充分展示了我国近年来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
人口较少民族发生大变化
生活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撒拉族人口不足10万,长期以来,这里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在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有力支持下,4年间,这个自治县先后建成了4个年育万头(只)以上的牛羊育肥基地,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先后扶持了10个农牧业产业化和民族传统手工业龙头企业。
与此同时,为了鼓励撒拉族群众创业,青海省各级金融机构先后发放小额创业贷款2324万元,扶持441户撒拉族家庭创业,培育形成了“循化拉面”、“撒拉人家”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经济品牌。如今,循化县撒拉族群众人均收入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去年底达到3250元,已经超过当地平均水平。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室韦乡俄罗斯族村的村民于福全一家,曾是靠政府低保为生的贫困户。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以1.4万元扶持资金起步,举办民俗家庭游,运营两个月就收入9000多元,一举摘掉了多年的低保户帽子。2008年,民俗家庭游为于福全一家带来了50万元的收入。
在于福全的带动下,2008年,室韦乡先后接待游客15.2万人次,创造经济效益1096万元,户均年收入为8到10万元。如今,居住在内蒙古的俄罗斯族已经阔步迈上了致富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和塔塔尔4个人口较少民族。200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95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累计实施建设项目458个,投入资金约1.81亿元。2008年,新疆95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7.35元,较上年增加16.6%。
2005年以来,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不仅强有力地支持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而且显著改善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面貌。
甘肃省民委主任贡保甲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实施以来的4年,是甘肃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4年。”
到2008年底,在甘肃省列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116个行政村中,公路通达率、聚居区电力、通讯和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5%、100%、98.5%和99.5%,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的教育、文化、卫生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目前,甘肃省人口较少民族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已经全部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还实现了幼儿至高中15年免费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