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篇
定位公益
纳入公共服务范畴
有人将学前教育的上海经验归因为“经济发达,政府有能力”。但事实上,率先将学前教育作为政府向老百姓提供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范畴来加以设计,才是其中关键。
上海学前教育是以政府为主导、家庭和社会为辅的发展机制的典型代表。据统计,上海市公办幼儿园数量约占总园数的70%,社会力量办园只占30%,公办的一、二级幼儿园可以满足本市户籍子女入园的基本需求;接受教育的学生数,民办幼儿园招生约占二成,公办幼儿园占80%。2009年的学前教育生均经费中间,上海的地方财政投入比例占6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剩余的32%,主要由家长承担。
近5年来,上海市地方财政在学前教育方面投入的经费一直呈上升趋势。2004年,学前教育的教育支出占上海整个教育支出约8.5%,2008年已提高到9.04%。上海市教委今年已明确表示,随着政府财力的提高,政府承担的生均经费比例将逐年上升。
有人将学前教育的上海经验归因为“经济发达,政府有能力”。但事实上,率先将学前教育作为政府向老百姓提供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范畴来加以设计,才是其中关键。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认为:“发展学前教育已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要求,应将其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同的只是各地政府要从各自的实际能力出发选择不同模式。比如能力强的可以举办更多的公办幼儿园,目前能力稍弱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鼓励民间办幼儿园,政府给予不同水平的补偿,来体现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的阶段性。”
把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畴,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包办一切。尹后庆认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关键在于政策制度和体制设计。认定学前教育服务属于公共服务,才能确立其公益性、公平性与非竞争性。“基本的入园机会是普遍性的。无论是政府举办的还是社会力量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都不能以营利为目的,都要体现公益性。”(记者 姜泓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