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欧洲人的陷阱”?
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已“名花有主”,再去争论是非对错意义不大。无论是对于奥巴马及其政府,还是对于世界而言,评估这一事件之后的效应才是正道。
从正面来说,奥巴马获奖对他的个人声望起了提升的作用,对他的支持率可能会有一定的提升,为他推动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法案在参院通过提供了助力。当然,美国的世界形象可能也会因此得到不少改观。法国总统萨科齐认为,“美国重新回到了世界人民心中”。
但也有人质疑,奥巴马是否已在不经意间落入了欧洲人的陷阱。现在诺贝尔委员会把奥巴马供上了“神坛”,而这个“神坛”应该不像沙发那么舒服,而更像夏天的火炕。
接下来,在“反恐战略”上,奥巴马何去何从?阿富汗增兵也许已是必然,但是否会无限制地把美国拖入战争泥潭?塔利班说奥巴马手上沾满了阿富汗人的鲜血,他所做的只是把战争升了级。为了这顶“和平的桂冠”,奥巴马是否也应该在这方面做出些和平的努力呢?
还有,在核裁军问题及气候变化谈判问题上,美国是不是应该做出些具有实质意义的让步呢?现在爬得很高,稍有不慎,摔得更惨。届时这也许会成为反对者攻击和嘲笑他的另一口实。
还有人认为,欧洲人擅长谋略。奥巴马决定去奥斯陆领奖时,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陷阱。耀眼的桂冠并没有为奥巴马未来处理国际事务提供多少便利,反而给他增加了不少束缚。 (本报华盛顿10月10日电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杨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