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战、近战曾经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长期以来,我军积累了丰富的夜战和夜训经验。但是,随着夜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西方国家军队普遍重视加强夜训夜战,我军陆军夜战能力的新优势尚未建立,传统优势却有趋于丧失的危险,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直面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端——表象之下隐藏着更为深刻的“背后问题”,必须敢于从表象入手考问症结所在
到上世纪90年代,我军陆军部队各种夜间景况下的基础训练和应用训练,都能得到较好落实。近年来,由于对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存在模糊认识,有的陆军部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传统作战能力训练重视不够的问题,尤其在夜战能力的强化训练方面出现滑坡趋势,夜战夜训从常训变为“间训”甚至偏废的端倪。其具体表现为:
惰性强,不想训。夜训脱离常态化轨道,落实依赖于外力助推,为考而训,严考严训、不考不训,成为目前不可忽视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思想懒惰,对现代战争的新特点,以及外军新的训练动向疏于学习、研究和思考,缺乏履行使命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实践中怵于夜训组织复杂、保障难度大,得过且过,贪图省事,导致夜训失于落实和无所作为。
装备差,不愿训。当前我军的夜战夜训装备器材,确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质量低、数量少,导致部队夜训的消极悲观思想有所抬头。有的片面认为用现有夜视装备与敌先进夜视器材对抗无从下手,用传统夜战技能应对敌高技术夜视装备,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甚至于强调“在现代夜视装备技术挑战下,我军夜战已无优势可言”,存在消极等靠夜战武器装备改善的苗头。
人才缺,不会训。随着夜训强度的逐渐减弱,夜训的人才培养失去广泛的群众基础,直接后果是懂原理、会教学、能组训的人才匮乏。当前,陆军部队特别是基层军官夜间组训能力偏低,成为制约部队夜训落实的瓶颈。夜训教学组训人才培养,存在着“落实差——人才少——落实更差”的恶性循环。
风险大,不敢训。夜间训练环境复杂,组训风险相对较大,令有些部队领导“谈夜色变”。或在训练内容中避难就易,“有所训有所不训”;或在训练标准上人为变通,“点到为止”。把保安全与提高训练质量对立起来,导致夜间实装、实弹、实爆等重点内容训练偏废,导致陆军部队的夜间训练始终难以有新的突破。
认识的深度决定行动的力度——重视不够是夜训弱化的主要问题,必须着力从提高认识入手谋求新的突破
夜战武器装备差距越大,越应注重以战术之长弥补技术之短。战争年代,我军夜战能力之强,曾令西方强敌发出“月亮都是中国人的”感叹。事实证明,练就精湛的夜战技能,是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之敌的有效途径。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以劣胜优仍是我军陆军必须面对的严峻客观现实。等待夜战装备改善再训,必然误国误军;等待战事来临再训,必然一败涂地。必须克服消极等待的思想观念、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既要敢于正视夜战装备的客观差距,又要敢于藐视夜战装备的客观差距,不被暂时的差距所吓倒,增强缩小差距、战胜敌人的勇气和信心。立足现有条件,着力强化夜训,练就过硬的夜战本领,达到“以战术之长弥补技术之短”的目的。
夜训基础越弱,越应注重以后天强化补救先天不足。当前,我军陆军部队夜间训练存在三个“先天不足”。一是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官兵自幼从事夜间活动,特别是自然夜暗条件下劳作大大减少,与生俱来的夜暗适应能力开始退化;二是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道路硬化,城区亮化,纯粹意义的夜训环境已不复存在;三是当前陆军部队连以下官兵服役期间,正逢夜间训练弱化期,夜间行动能力的基础普遍较弱。这些“先天不足”,有可能成为制约我军夜战能力建设的“致命伤”。对此,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讳疾忌医,更不能养痈遗患。在起点低、起步晚的情况下,必须强化亡羊补牢和急起直追的意识,老老实实打基础,扎扎实实抓应用,以此谋求夜战能力建设的后发优势。
夜战样式更新越快,越应注重以夜训实践推动创新发展。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夜战在战争进程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战争实践既推动夜战装备的长足发展,也促进夜战样式的不断更新。必须紧紧跟踪研究现代战争特别是夜间作战的新特点、新规律,着眼战争客观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着力深化高技术条件下夜间作战的战法创新。夜战战法的创新只能来源于夜训实践。必须充分发挥夜间训练的实践平台作用,推动夜战理念更新,不断提炼和创新战法,促进陆军部队夜间作战能力的整体跃升。
遵循和运用规律是持续发展之源——现代条件下夜训是传统与创新的有机融合,必须从强化融合入手推进科学发展
夜训的实践表明,摸索和研究夜间作战行动规律,加强夜训实践的理性指导,比其他任何一种环境条件下的训练都显得更为必要。必须着眼现代作战客观要求,深刻研究和揭示规律,强化科学指导。
继承传统。加强传统夜战夜训方法的学习,将其融入当前的夜训实践,是深化夜训的有效方法。应组织夜战传统战例的研究,把战例研究作为组织夜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前人的作战经验,深刻认识和思考夜战的基本规律,提高指挥谋略水平。应加强传统组训方法的学习,要通过深入开展传统夜训方法的学习研究,走开夜间训练低耗高效的训练路子。应注重传统夜战器材的运用。细节决定成败,夜战尤其如此。要重视传统夜战器材的研制和运用,采取土洋结合的方法,搞好器材开发,以弥补夜战夜训制式器材的不足,提高训练实效。
注重创新。一方面,以战法研究牵引训法创新。以近期几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夜战为重点,深入研究强军组织夜间作战的新“招数”,深入思考战役、战术层面的制胜之策,并及时将战法理论成果纳入夜训实践环节,为夜训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以训法创新推动质量跃升。主动适应联战联训的军事训练总体发展趋势,在继承夜训传统训法的基础上,把要素训练、单元训练、集成训练和一体化训练等先进的训练方法,逐步运用于夜训实践之中,通过不断创新完善训法体系,打造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夜间作战能力。
规范方法。在当前夜训起点偏低的情况下,研究系统规范的训练路子,对促进夜训落实至关重要。应抓好“教头”培养,抓好夜训教案配套,采取先行引路的方法,抓好不同层级的先训分队,用“点”上经验牵引“面”上训练的普及和深化。应强化对抗研练,逼迫部队研练过硬的夜战能力。
夯实基础。必须着力强化夜战的技术战术基础。打牢思想基础,切实强化“仗在夜间打、兵在夜间练”的思想认识,增强为使命任务而训、为打赢而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投身夜训转化为官兵的自觉行动。打牢理论基础,在学习传统夜战夜训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现代夜战装备原理,了解高技术条件下夜间作战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应对之策。打牢技术基础,加强夜间行动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行动方法和要领,能够熟练手中武器装备,并能与敌夜视器材进行有效斗争。打牢战术基础,加强夜间战术行动训练,熟悉夜间行动的战术原则和方法,具备在敌夜视器材监视下的走、打、藏、联、供等战术技能。
机制制约。建立健全夜训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十分必要。拓展考评机制。既要坚持结合训练进程,组织定期考核和随机考核,还要将其纳入演习检验内容,把部队的夜间整体行动能力,作为评定战斗力水平和联考联评质量的重要内容,增大检验权重,以“严考”促进“严训”。理顺保障机制。系统论证和研究夜间训练保障标准,进一步完善联训联保体系,设立专项夜训保障经费,改变夜训模拟器材装备多头管理现状,有效集成夜训保障资源,为夜训落实提供可行保障。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坚决防止把防事故与提高训练质量对立的倾向,通过科学评估夜训风险,有的放矢地做好预防工作,推进夜间安全训练落实。落实问责机制。从严惩戒夜训中存在的“不为”、“乱为”和“无为”行为,强化抓落实的责任意识,使夜训能够持久、常态地落实。
健全能力。现代条件下的夜间作战,对部队夜间行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具备稳定的夜战适应能力。不仅要消除“恐夜症”,还要解决夜暗条件下的“恐高”问题。在残酷复杂的战场环境条件下,始终保持从容镇定的情绪、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不因夜暗而影响作战技能的正常发挥。着力强化机动到位能力,具备在敌侦察监视下整装隐蔽和准确到位的能力。切实掌握夜视对抗能力。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武器装备,运用有效的夜战战术,达成夜战的突然性。提高夜间协同行动能力。各类作战要素都能够有效克服夜暗障碍,有条不紊地展开作战协同动作,灵活高效地应对突发情况,发挥作战的整体威力。(姜道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