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雷达学院为雷达部队输送了大量人才。
100%的雷达学院学员毕业时会主动申请到艰苦地区,因为92%的雷达站就分布这些地区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于冬发自武汉、北京 “我需要准确的空袭情报!在日军轰炸机沿途部署人工观察哨,受天气影响太大,漏报、误报现象太严重!”面对日军对战时陪都重庆的狂轰滥炸,防空情报官员“杨立仁”显得焦虑不安。
尽管这只是时下热播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令人心酸的一个镜头。但它却揭露了一个事实:60多年前,中国的防空预警系统异常原始——只能用肉眼去望穿天空,依靠双耳捕捉云层中日军轰炸机罪恶的马达声。
直到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支雷达部队在上海安国路成立后,中国才具备了真正守卫蓝天的能力。
远离“灯红酒绿”的神秘力量
“雷达部队是国家领海领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我军所属的雷达站,92%分布在高山、海岛、隔壁和荒漠等艰苦边远地区。”空军雷达学院蓝江桥院长向《国际先驱导报》介绍说,由于城市电磁干扰严重,雷达部队通常不会部署在城市地区,这也注定了雷达部队是一支远离“灯红酒绿”的神秘力量。
兰州军区空军雷达某旅旅长董友和永远不会忘记半瓶“矿泉水”的故事。2000年春天,董友和到某基层雷达站检查工作,一名驻站战士第一次见到矿泉水,还误以为是白酒。在得知矿泉水是经过几十道工序净化处理的产品后,这名战士显得非常好奇。对此,董友和非常心痛,让战士拿来杯子,与驻站的官兵们第一次分享了“矿泉水的滋味”。
董友和旅长的雷达旅分布在祖国的大西北地区。这里不仅海拔高、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通常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高原反应明显。而且,夏季40多度的天气长达三个多月,冬季则酷寒无比。
长年驻守在沿海地区的某雷达站排长廖建建则表示,“这些恶劣环境算不了什么,真正让人担心的是雷达设备的防风防雷。”每逢恶劣情况,包括炊事员在内的全站人员都会上阵,风大无法行走,大家就匍匐挪动。天线在风的作用下经常随意转动,几个身强力壮的战士就爬上雷达天线,逆风推天线并将其固定住。
廖建建透露,防雷工序更加危险,因为雷达本身的金属构造和发射的电磁波极易引来雷电,进行防雷操作都会心惊胆颤,“每次完成任务时,我们都会擦擦汗,然后彼此之间会意地一笑。这种微笑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心态。”
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雷达
雷达部队的官兵已经习惯了24小时“无缝监视”,正常空情下的枯燥无聊,出现异常空情后的紧张忙碌,但这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此外,“雷达人还要有一颗母爱的胸怀”。
“雷达是种非常精密的仪器,有时他像个小孩,需要呵护”,位于新疆边境的某雷达站雷达情报录取助理工程师刘华介绍,维护雷达系统的顺畅运作是雷达兵最基本的工作。2007年4月,某型雷达开机时出现故障,刘华检查时发现是变频调速器出现了问题。但该器件是由外国进口的,制作精密,按规定不能拆开。但基地没有备用器材,新器材空运过来至少需要4天时间。
该雷达站距离边境200多公里,担负着对多个方向的空中预警和“西北三防”的警戒任务,战备繁重,4天的监控盲点是决不可接受的。刘华果断地拆开了损坏的元器件,换上一个新电阻之后,终于使雷达天线正常运作了。
近年来,一线雷达部队通过远程教育、雷达学院专家连线讲座等方式,已经突破了雷达官兵“军事素质的盲区”,甚至在紧急情况下炊事班都能上阵操纵雷达。
雷达人讲究“三到一长期”
鲜为人知的是,人数众多的空军雷达部队却有着一位共同的母亲——空军雷达学院,该校坐落在长江重镇武汉。
“30多年来,我们培养的3万多名毕业学员,100%主动申请到艰苦地区,100%服从分配,100%按时报到,扎根基层建功立业,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当不容易”,空军雷达学院政委黄宏自豪地对《国际先驱导报》指出,该院长期推行“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长期为雷达部队服务”的“三到一长期”育人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荒凉寂寞的孤岛,严寒缺氧的雪域高原,还是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都有雷院人的身影。
“‘三到一长期’的育人模式绝不是一句口号,她已经渗透进了学院文化的每一个细节之中。”黄宏政委指出,这一切只是为祖国的万里蓝天设防。
业务过硬是雷达学员毕业生最突出的优势之一。据黄宏政委介绍,该院毕业生中有2000人成为部队科技人才,73人荣立一、二等功,15人荣获“祖国边陲优秀儿女奖章”,带出了甘巴拉雷达站等12个被中央军委、空军党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基层标兵单位。(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