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进入新时期以来,小平同志深刻洞察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和平力量的发展超过战争力量的发展,我们有可能争取一个较长的和平时期的结论,继而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据此,1985年5月,军委确定对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这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一次重大改革。
这一年,我已年逾“古稀”,军委在3月间免去了我的副总参谋长职务。4月,正当我高兴地交接工作之际,中央军委决定:将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组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由我负责筹建工作。
作为一名老兵,我只能服从组织决定。我深知,培养高中级指挥员,正是为了从根本、从源头上促进我军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
我曾是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员,在淮北抗日根据地办过抗大四分校,新中国建立后当过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对于培养军事人才情有独钟。因此,受领任务后,我就从调查研究入手,广泛听取部队、院校和机关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建校总体思路,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并于5月4日组成国防大学筹建领导小组,组织起草《关于筹建国防大学的方案》。9月25日,方案呈送军委审批,又经国家教委审议,最后由国务院、中央军委以第139号文件形式批准下发。《方案》规定国防大学的任务是:“培养陆、海、空军军以上军事、政治、后勤指挥干部,大军区以上高级参谋人员,军队高级理论研究员和省以上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并从事有关战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问题的研究,为军委、总部决策起咨询作用。”建校方针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依据,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办成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我军特色的合同指挥大学,培养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战争要求的高级干部和理论研究人才。”
1985年11月30日,我被军委正式任命为国防大学校长;1990年4月,又被任命为国防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
尤其令我欣喜的是,1985年12月24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发成立国防大学的命令,还为学校题写了校名。自此,一所新型的全国最高军事学府诞生了!
1986年1月15日,国防大学成立大会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纷纷题词或写来贺信。我作为首任校长,正步向前,恭行军礼,从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手中接过军旗。大会发言时,我郑重表示:一定要继承党和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办院校的好经验,坚持改革创新,努力造就国防现代化的新型人才,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的光荣任务,为八一军旗增添新的光彩。
国防大学成立后,我同李德生政委带领党委一班人确立了“两步走”的奋斗目标。第一步,从1986年到1990年,着眼改革,理顺关系,打牢基础,稳步发展;第二步,从90年代到20世纪末,全面改革,全面发展。逐步明确并统一了“一个目标,三个坚持”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政治上合格的、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未来战争要求的高级人才为目标,坚持培养“通才”,坚持“高、新、宽、深”的教学内容,坚持自学为主,实行研究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后来的实践证明,由于较好地坚持了正确的建校方针和教学指导思想,国防大学在教研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深化理论研究,培训地方干部,完成外国军事留学生教学任务,坚持“三个面向”,让学员走出校门、国门等方面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全面建设不断发展,进而为加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合格的指挥和参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