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 [中国第三轮"土地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做了哪些调整/大事记]
[中国当代史上伟大转折][有哪些政策可以期待] [将定调经济走向]
[局部热点股名单 /农业股面临转机(附股)] [解读土地流转]
百名专家建言农村土地改革 逾五成建议将使用权永久下放农民
分析师看好三中全会 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或出台
2008年10月8日,天安门广场一片喜庆祥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中新社发 鲁谷 摄
10月9日,中共17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开幕,为期四天的会议将集中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权威人士透露,《决定》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去年12月至今年3月专题调研的基础上起草成形,先后提交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讨论通过,在提交全会讨论前曾广泛征求过省部级干部的意见。
与会代表将逐字逐句对《决定》文本进行审议修订,按惯例将于会议结束前所发的公报中展示其要点。而最终定稿的《决定》全文,据知情人士称,可能在10月底公布,最迟不会超过今年年底。
“全会将主要讨论土地、农村金融和农民工权益三大问题,这是农村经济的三大要素。”该人士称,三农问题是中共历届三中全会的传统,而这次全会将重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等执政理念,这是很大的历史进步,可望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问题。
另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此次三中全会后或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讨论应对面临的金融危机。
土地问题有所松动
有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承包权期限问题等内容会纳入这次农地制度改革方案之中。
记者还获悉,国土资源部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已经在进行农地政策的梳理工作,并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农地制度改革系列政策,待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地政策改革定调后,有望集体推出。
“在土地问题上,预计将有两种意见。”上述权威人士称,围绕土地流转、农民承包经营权、农转非指标等议题,地方可能会要求中央进一步放权,而中央的着眼点则是如何维护农民利益和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
双方的焦点将集中在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宅基地的流转上。
在强烈的城市化冲动驱使下,地方成为推动这一轮土地变革的主要力量,而中央与土地有关的管理部门和决策层,在18亿亩耕地红线的高压下,可能态度谨慎。
“土地问题会有所松动,但突破不大,这取决于各方的力度。”学界预期可能的结果是,会有让权措施,但不可能完全满足地方要求,至于最终结果则有待会议公报来观察。
此前,中央高层曾先后前往河南、安徽、天津等地考察调研,从释放出的信息来看,外界普遍预期,中国农村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农村土地问题上,我感觉不宜过分乐观。”农业部原政策法规司司长郭书田说,总书记关于土地问题的表述,明确了农村土地变革的大前提仍然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此基础上,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郭说,总书记讲话的主要精神此前已有多次表达,而且都在现有法规政策的许可范围之内,但总书记选择这个时候在小岗村讲话,分量加重了,其现实针对性就是农村的小农经济和分散经营等问题。
“我感觉农村土地制度已经到了变革的前夕。”北京市前农委主任刘福海说。
此前,受农业部有关部门的委托,刘牵头完成了《关于土地永包制可行性研究》,主张将土地承包期限从30年改为永久承包。他将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提交给农业部主要负责人,并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可。
“部领导让我继续研究,对建议稿进行适当修改。”刘说,他们将以农业部的名义上报国务院。而在农业部预定11月初召开的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刘将应邀作主题报告。他说,由此可见农业部在土地问题上的倾向性是比较清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