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史上,地处东部沿海的江苏于2005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江苏省人均GDP达到了3038美元,成为全国率先突破3000美元大关的省份之一。江苏仅用9年时间就实现了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历史性跨越,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5年,这意味着江苏已经迈入中等收入的门槛,实现了初步现代化。这,不仅增强了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信心,也为全国其他地方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启示。
抢抓历史机遇,勇于制度创新
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紧邻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上海市,率先承受其辐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然而,江苏在发展中也有一些先天不足:人口密度大,平均每平方公里700多人,人口密度居全国第一位,就业压力大;自然资源少,所需原材料大部分依赖外地;环境承载能力低,发展受到环境、生态等限制。
江苏省发改委研究所所长顾为东说,江苏省之所以能在全国率先成为突破人均GDP3000美元的省份之一,与江苏善于扬长避短、抢抓机遇有关。顾为东认为,在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这个阶段,正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产业升级、社会转型的急剧变革时期,既容易引发诸多矛盾和冲突,又蕴含着极大的发展机遇,大转折孕育新机遇、大改革创造新机遇、大开放带来新机遇、大调整赢得新机遇。
总体来看,江苏省主要是抓住了三大机遇:一是改革开放初期抓住了发展乡镇企业机遇,成为全国领头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全国许多地方还没有摆脱"以粮为纲"束缚的时候,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针对本地人多地少的实际,大办乡镇工业,赢得了先发优势。二是抓住了中央开发浦东的机遇,积极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开放型经济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特别是外资成为江苏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三是近年来,江苏省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和重化工产业,打造世界制造业基地,继台资项目踊跃进入之后,日韩、欧美项目的进入明显增多。这三大机遇为江苏的率先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江苏省的许多干部认为,机遇无处不在,但机遇只光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因此抢抓机遇必须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江苏昆山市继去年首次超过广东顺德坐上全国县域经济第一把交椅后,最近又宣布在全省率先实现本省确定的全面小康指标,引起了全国的瞩目。翻开昆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史,可以看到有众多的第一:江苏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第一块有偿出让土地、全国唯一自费创办的国家级开发区、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在这些第一的背后,是昆山在对外开放的不同阶段,敏锐地抢抓到一次次重大机遇,而每一次机遇都给昆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突破和持久的后续效应。
用发展环境的竞争来引领区域竞争
江苏沛县县长孟铁林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浙江商人原本想利用邻省一个县丰富的梨果资源,搞一个亿元项目,地址都已选好。但他在与当地领导接触中发现,对方缺少规则意识,纵容自己的司机随便闯收费站和红灯,另外,吃起饭来也是没完没了,一顿饭要花3个小时。后来,这位浙商到沛县考察,一顿饭只有40来分钟,更重要的是感觉到这里的干部做起事来讲规矩,县领导的车见红灯就停,最后下决心把项目移到了沛县。
半月谈记者在苏州、无锡等地采访时,经常会碰到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考察者。他们经常会问江苏尤其是苏南为什么招商引资会后来居上?为什么台资会从南方向苏南转移?对此,可以借用一位台商说过的话作答:"一是这里的干部不'黑',二是有良好治安环境和人居环境,三是政府办事效率比较高,讲诚信。"说到底,吸引众多外商前来投资的根本原因正像一位内地干部所言"是环境、环境,还是环境"。在张家港从事精细化工的法国罗地亚公司外方经理告诉记者,他们与中方共同投资1200万美元兴办合资企业,只用了2天时间就办完了工商注册手续,这样的办事效率即使在法国也做不到。
"经济发达之地必是'斯文'之乡。"江苏省发改委研究所所长顾为东说。这里的"斯文"指的是文明。试想,一个朝令夕改、有令不行的地方,一个法律得不到尊重和遵守的区域,一个秩序混乱、不讲信用、没有安全感的城市,怎么会有人来投资、创业和发展?
"随着开放式大市场的形成和现代交通、通讯业的快速发展,在不同区域投资的成本、利润和投资回报率差距越来越小。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环境时,既注重硬件建设,更注重社会文明程度、人的商业信誉、政府办事效率和综合服务水平等软环境因素。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政府是营造发展环境的主体,一个地方发展环境的好坏直接体现着政府执政能力的高低。"江苏宿迁市市长缪瑞林说。
走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滚滚长江东逝水,将10.26万平方公里的江苏分成了两个落差极大的"世界":当苏南的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时,苏北才到1000多美元。到2005年,苏南地区总体上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苏北地区要15年之后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多年来,振兴苏北,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一直是江苏省的一大难题。
苏北的发展,首选无疑是学习苏南。但在学苏南时,苏北地区也走过一些弯路,例如在乡镇企业发展上"克隆"苏南,乡镇企业集体办,结果不仅乡镇企业发展迟缓,有的还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后来,通过撬动民资,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混合经济,苏北乡镇企业才重新焕发活力。近年来,当一批又一批的考察者来到苏北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苏北早已不是往日的旧模样,无论是城乡面貌还是经济发展,都发生了巨大的飞跃。
苏北的许多干部认为,任何成功的做法或经验都有其特定的时空条件。当前,苏北面临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与苏南工业化初期有显著的差别。无论是苏南工业化初期发展集体乡镇经济、规划建设中心村,还是当前发展高新技术、大规模开展国外招商、城乡统筹发展等许多具体做法或经验,欠发达地区都不能照搬照抄,要借鉴的应是他们的创新思维。
其实,不仅是在苏南、苏北这样地区差异较大的地方,不能照搬一个发展模式,即使在地理相邻、文化相近的苏南,一旦突破"苏南模式"的束缚,也走出了异彩纷呈的发展之路,如昆山之路、江阴现象、张家港的赶超经济、常熟的个私经济等。被称作江苏"四小龙"的这四个县市启示人们,区域经济的活力来自符合本地实际的思路,来自特色所产生的竞争力,但坚持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并不排斥吸取众家之长。
让GDP与"幸福指数"同升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跨越3000美元大关,不仅意味着机遇,还意味着挑战。人均GDP指数的扶摇直上,并不一定会直接带来"人均幸福指数"的上升,相反还可能会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压力。如果只是满足于人均GDP的辉煌数字,忽视了在发展中解决发展导致的问题,不仅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可能导致人均GDP提高的乏力和减速,甚至可能形成倒退。迈入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的江苏,同样面临着富民、资源、环境等问题的考验。可喜的是,江苏省对此形势已经有了充分的估计和认真的准备。
"富民"之惑:GDP像胡子一样疯长,收入却像眉毛长不长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幸福感"一般都是由家庭收支账本来决定的。"GDP像胡子一样疯长,而收入却像眉毛长不长。"南京退休工人王超接受采访时,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困惑。王超一个月退休工资600多元,住的是房改房,平时也没有大额支出。然而他说,过去一个月才40多元钱,可以养一家老小;现在老两口加起来每月1000多元钱,却还总觉得有些紧张,就怕遇上生病。现在钱是多了,可花销也大了,各种生活支出都在涨,生活水平比以前高多了,但总觉得钱不够花。"我们不关心GDP有多高,而是关心这与自己的生活究竟有多大关系。"
王超的困惑也正是一个经济大省的困惑。记者调查发现,江苏经济强省与富民不足的矛盾一直存在,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居民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但收入增速始终低于经济增速。江苏省统计局分析,1998~2005年,是江苏人均GDP连续突破1000美元、2000美元和3000美元的关键时期,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实际增速为8.7%、5.1%,均低于人均GDP11.4%的增速;城乡年人均收入相当于人均GDP的比例由1998年的60.1%、33.7%下降至2005年的50.3%、22.8%;城乡还有相当数量的困难人口,全省年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约有310万户。从上述数字中不难看出,人均GDP数字不能完全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让大多数人更富裕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资源之困:建设节约型社会任重道远
根据江苏"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江苏经济总量要达到29000亿元,比2005年增加11000亿元,人均GDP要登上5000美元新台阶。要支撑10%的发展速度,资源供给压力极为突出。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分析说,一方面资源短缺成为江苏发展的重大难题,另一方面资源浪费又是江苏的切肤之痛。
江苏是全国人均资源拥有量最少的省份,目前,江苏80%的原煤和90%的原油要靠省外调进。2005年全省消耗原煤1.56亿吨,而本省产量仅2591万吨,其余1.3亿吨靠外调,能源供应日益吃紧。尽管2005年江苏每万元GDP能耗为1.1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但同发达国家能耗水平相比,浪费仍十分惊人。据统计,从资源产出效率看,江苏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50%,欧盟的29%,日本的17.5%。
如何完成中央提出的"十一五"能耗降低20%的目标,破解江苏发展的硬约束?有人认为江苏能耗水平已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节约的空间已经不大了。对此,江苏省委、省政府态度非常坚决:江苏是能耗大省,如果江苏不能完成,全国完成就更困难,能耗再降低20%是一个硬指标,是江苏"十一五"发展的一道"底线"。为贯彻"节约优先"战略,江苏已从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等入手建立"倒逼机制"。从2006年开始,省政府将按年度公布各地区节能降耗指标,包括万元GDP能耗、GDP能耗降低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GDP电力消费量等。这些考核结果都将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省委、省政府还将建立与考核结果挂钩的激励机制。
污染之痛:一个经济强省的心腹之患
江苏在经济发展中创造了许多令人赞叹的"全国第一",然而一项环境污染的"全国第一",却成了江苏人最大的遗憾和心腹之患。
江苏在以全国1%的国土面积创造全国15%的工业总量和10%GDP总量的同时,也制造了全国6%的工业污染。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江苏省单位面积承受的污染负荷居全国第一。近5年来,虽然江苏GDP总量翻了一番多,排污总量下降了40%,但由于工业化迅速推进,江苏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弱,特别是随着化工产业在江苏的迅猛发展,使江苏面临的环境压力更加突出。目前,江苏有60%的化工厂建在长江边,危险化学品正在加速包围江苏省内的大江大河。据统计,江苏全省危险化学品的从业人员已经接近100万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在江苏形成了强烈反差。
江苏经济已经连续13年两位数增长,而环保目标几乎年年落空。江苏省环保厅厅长史振华说:"如果'十一五'环保目标达不到,江苏就是连续第4个五年计划没有完成环保指标了。"
面对巨大的环境压力,江苏省委、省政府制定了"环保优先"战略,加强项目环评审核,并把环保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建立了奖惩制度。江苏还运用市场化的办法促进污染防治,形成"排污必须付费、治污可以赚钱"的环境资源价格机制,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自觉防污治污的利益驱动。
"多留些赞叹,少留些遗憾。"据了解,今后5年,江苏将投资3500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使江苏在人均GDP迈上5000美元台阶时,环境更美,GDP变绿,在发展中建设"绿色小康"。(记者 施勇峰 郭奔胜 包永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