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苏州六月二十七日电 (记者 陈光明 韩胜宝)农民千百年来靠天气吃饭。进了乡镇企业,苏州农民开始靠工资吃饭。但在新一轮建设新农村的热潮中,苏州农民有望成为“有产阶级”,靠资产吃饭。
按照苏州建设新农村的规划,苏州将实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大合作改革。苏州农民将有望在四个方面获得资产性收入:改制后的乡镇企业,由农民占有的股份就给农民;新的建设项目占用了农田,采取股份制的形式让农民持有股份;在不适合搞工业的地方,让农民在工业化区域占有资产份额,参与分配;农民承包的土地可以流转,集中到种田大户手里去,实现资产性收入。
这样,通过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重组,苏州农民将令城市居民羡慕的是:农民将因为过去的土地承包和乡镇企业得到永久性收入。
苏州市副市长程惠明向记者介绍说:中央要求对农民“少取”,苏州则是“不取”,而且要让农民分享工业化成果。
程惠明说,“十一五”期间,苏州确立了建设新农村的主要目标: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一万三千元;年可用财力一百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八成以上;农村工业企业进入规划区的比例达到八成左右;加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农民承包土地面积达到五成左右;参加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持股农户达到八成左右;在企事业单位从业的本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九成以上;老年农民养老补贴实现全覆盖……到二0一0年前后,苏州要争取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社会形态和发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