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美媒:中国成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中方驳斥 供需回到危机前水平 -今年我国工业增速可超11% 经济下半年不存"二次探底" 实录 -中国父母赴美产子生当投资蔚然成风 美国大举'吸金'中国富人 -房价未现实质性下降 最严厉调控还未出 今年将建37万套公租房 -珠三角刮移民风暴 1年财富流失百亿 中国私人飞机井喷10年超美 -北京兰州南京成都军区司令员等11人晋升上将 美航母明抵韩军演 -房价CPI数据被指严重失真 人民币在港支付不再因认证机构受限 -绿豆涨价案企业未缴罚金 准备行政复议 揭秘黄龙玉疯涨利益链 -亚开行: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9.6% 世行:外资占中国年均GDP2.5% -暴雨致粮食减产 部分产区减产高达20% 大小兴安岭转型规划报批
首页>>股市
中外股神看多"市场谷底" 买入时机或将一触即发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7 月 20 日 
关键词: 股票 股神 沪指 中外股 股市 做短线 投资者 罗杰斯 抄底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昨天大盘受欧美股市大跌的影响低开,但随后却逐波走高,煤炭股等周期性板块表现抢眼,午后个股呈现普涨局面,成交量也明显放大,最终沪指以一根中阳线重新站上20日均线。 农行上市,大象起舞,A股是否就此走出谷底?近日,来自中外的两位投资高手——杨百万与罗杰斯,分别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对A股未来的看法。虽然他们并不认为目前A股已经完全走出颓势,但对于后市的展望,他们仍然积极看多,还表示会在适当时机开始购买股票。

杨百万:3个月后会公开买股

日前,有“中国股民第一人”之称的杨百万表示,目前股市没有见底,投资者可以再过3个月进场买股。

杨百万认为,目前股市的探底还没有结束,底部形成有三个条件:月线见底、周线见底、日线见底,但现在月线仍处于下跌的状态,条件不成立,目前只可以做短线。 “以当年沪指跌至998点的走势为例,当时月线指标开始逐步往上走,并不再创新低,这个时候才可以判断股市筑底成功了。 ”

他说,当股市下跌接近尾声时,投资者的心态是最脆弱的,只要一日跌去3%,恐慌盘就会蜂拥而出。他举例说,2008年股市跌到1600点,从事后看,尽管2000点左右抄底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但从2000点下滑到1600点这个过程中,很多股民就会因为受不了亏损而提前离场。

“我送给股民两句话",杨百万说,“大底肯定是周底、月底的底,但周底、月底不一定是大底的底,大家下去好好琢磨一下。”他建议投资者抄底可以关注一些跌无可跌的股票,如中国建筑,发行价4.18元,已经跌到3.63元。“这是最便宜的一只房地产股”。

哪些板块才是杨百万所认为的“明日之星”呢?“高铁概念!”他认为,高速铁路建设是个长期且投资巨大的工程,随着各地高铁项目陆续开工,对周边产业是个长期利好。高科技概念云集的中小板、创业板,也是杨百万关注的重点,他认为,一旦股市止跌回升,小盘股也是最容易产生牛股的地方。

罗杰斯:中国股票如大跌会再买

国际著名投资大师、前量子基金合伙人、国际商品指数(RICI)创始人吉姆·罗杰斯日前表示,如果中国股票再有暴跌出现,还会进一步买入。

罗杰斯称其并不担心中国股票的走势,因为他看好中国经济巨大的增长潜力,认为中国股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2008年秋天买入的中国股票大部分我还持有。 ”罗杰斯最早在1999年开始持有中国股票,并在2005年、2006年进行过大量卖出。之后又在2008年秋天再次购入中国股票,到目前大部分仍然持有。 “中国就像1910年的美国,当时在美股上做短期交易的投资者一定都后悔了。 ”不过,罗杰斯并非看好所有的行业,他特别看好包括农业、公用事业以及旅游在内的几个行业。

除了中国股票外,罗杰斯还声称将长期持有大宗商品。一直以来,罗杰斯都强调自己看好商品,而不是货币、股票或是债券。 “如果全球经济无法好转,商品交易会胜过股票交易。”罗杰斯指出,由于欧债危机爆发,而西方国家又没有很多现金储备,未来只能靠“印钞票”度过危机。那样的话,包括石油、大米、天然气等实体资产都会涨价。(楚怡俊)

来源: 新闻晚报

相关文章:
"民间股神"杨百万:3个月后见底 我会公开买股
欧洲股神:中国未来十年充满投资良机 强力看多A股
巴菲特慈善午餐开拍 两华人曾以高价投得面见股神
“股神”巴菲特卷入评级调查风暴 接受国会听证
5大“股神”被揭露 高管亲属炒股再遭诟病
图片新闻:
京沪高铁全线铺轨 将拉动沿线经济超2.2万亿
长江20年最高水位致各地险情频发[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