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孔翼飞 本报记者 章咪佳
寒假里,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虽然宅在家里,但打一份零工,叫做实盘操作。
今年寒假一回家,浙江财经学院金融专业的大一女生徐文,就全权接手了老爹的股票账户。“2万元的户头呀,我手里还从来没能自如操控过这么多资金。” 年年假期做宅女的小徐,一下子感到任重道远。
自己投资,才知赚点银子何等不易
6个小时盯着股票,晚上做总结,全天被股票充斥着生活,小徐忙得有模有样。
“以前每天对着电脑,东看西看就荒废了大把时间。现在好了,我有的是功课做。而且,炒股正好是下学期的专业课程之一,在假期里真枪实弹地先训练起来,到时候理解理论一定更通透。”
不过,说起自己的战果,小徐悠悠地嗟叹了一下。
这半月以来,大盘倒是逐路飘红,她相中的个股却“一熊熊一窝”。
抽身欠早的小徐,每天只能眼看着几只股票蹦蹦跳水。
“最多的时候,我的账面上亏了5000多元。”在学校,小徐是模拟炒股大赛的佼佼者,但到了实盘操作,她还真是感觉钱是钱了,“这是我炒股的另外一个收获,我开始对钱有了很现实的认识。以前爸妈给钱花,都觉得理所当然,现在自己在投资,就知道,赚点用来买吃买穿的银子那是何等的不易!”
大学生“股神”:股票不是用来玩的
像小徐这样,寒假以炒股为“事业”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这些学生基本上都了解一些股票“ABC”,想趁着每个假期的“空档”,全心操纵实盘,为自己积累经验。而凭着这些零散的经验积累,有一群学生已经在朝“股神”的成长路上狂奔。
洋洋同学今年23岁,却已经有了12年的“涉股”经历。从小时跟着爹分析数据,到利用假期一点点独立研究个股,洋洋现在对股市行情了如指掌。不是盖的,就在今年1月下旬,大盘跳水了30.27个点之前,他就已经非常明智地卖掉了部分“挺不住”的股票,及时地降低了仓位。
摸爬滚打到现在,洋洋也算是经历过股市大起大落的操盘手了。2007年末开始的熊市,他也亏了不少,最惨痛的时候,总资金仅存三分之一。但是洋洋一直坚持过来,2008年11月到2009年2月,他就赚回了260%。“股票不是用来玩的。”回过头看看,洋洋的一句总结严肃又切要害。
在学校里,洋洋被誉为“股神”,常有同学向他请教。但对于并不了解股海深浅,就盲目投身的同学,他很不支持。“现在形势不好的时间,大家还是应该多看少动,在合适的时机掌握好反弹的机会。”
说到这,“股神”不忘跟寒假“作战”的同学们发布“春江水暖鸭先知”理论,“炒股人要多关心时事,少人云亦云。企业变动,政策倾斜,在懂行的人眼里,这些都是炒股极其重要的讯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