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英国等国政府先后推出超常规的金融和财政刺激方案,美国、日本、英国和瑞士等国央行还陆续采取了零利率政策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美日英等国选择“开动印钞机”来维持极度宽松的银根和充裕的流动性,不仅是为了保证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还是为了制造通胀来向通货紧缩宣战。就我国去年四季度以来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来看,我国货币政策也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为经济增长保驾护航。由于我国银行体系较为健康,信贷传导渠道较为通畅,因此没有像美日等国那样将基准利率降到接近零的水平,并通过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来保证银行体系基础货币快速增长,而是通过窗口指导等信贷政策来引导商业银行积极放贷。从货币创造的过程看,同样是数量型工具,美日英等国的定量宽松体现在对基础货币的投放上,而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则体现在货币乘数的扩张上。
不管以何种方式寻求货币扩张,美联储等主要货币当局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应对通货紧缩,而对潜在的通胀压力并不以为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2010年美国不会出现通胀威胁,并向市场保证,美联储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提高利率。美联储的一号和二号人物伯南克和科恩,都多次强调通胀只是远期威胁,通货紧缩才是当务之急。对通货膨胀一直高度警觉的欧洲央行也认为,通胀压力并不大。欧洲央行在3月份公布的月度公报中表示,2009年和2010年欧元区通货膨胀率或将低于2%目标水平,据欧洲央行工作人员预测﹐2009年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为0.4%,2010的通货膨胀率或为1%。不过,美联储等对通货紧缩的担心并非简单对物价走势的担心,而是对物价水平下降背后投资和消费需求萎缩的担心,也即对经济衰退的担心。那么对各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积极扩张,我们对未来的通胀风险是否完全不用担心呢?
1、是“通货紧缩”还是“去通货膨胀”?
今年以来,美国、日本和我国等国家和地区均出现物价水平同比下降,3月份,美国CPI同比下降0.4%,日本CPI同比下降0.3%,我国CPI同比下降1.2%。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被认为是通货紧缩的典型特征。不过,能否将当前的物价下降简单视为通货紧缩还值得商榷。在《2009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对物价走势以专栏的形式进行了归纳。央行指出,对价格形势的判断要选择合理的价格指数,而且还要注意区分通货紧缩(deflation)和去通货膨胀(disinflation),通货膨胀(inflation)和通货复胀(reflation)。去通货膨胀指的是通货膨胀率的下降,通常在较高通货膨胀之后发生,此时,许多前期快速上涨的商品价格可能快速回落,但总体价格水平仍在上升,只是上升速度大幅减缓。通货复胀指的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等方式刺激经济以走出通货紧缩,它是在经济衰退、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后经济从谷底开始恢复、价格总水平开始回升的那段时间。一般而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相对,而去通货膨胀则与通货复胀相对。
那么当前的物价下降到底是通货紧缩,还是去通货膨胀?未来是否会出现通货再膨胀呢?毕竟2007-2008年,尤其是2008年前7个月,在国际原油和农产品价格狂飙的影响下,在世界范围内曾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现在的物价下降有可能是物价水平从2008年高位回落,向正常水平回归。我们以美国、日本和中国CPI月度环比变化率来推算2009年3月份各国CPI相对于2007年末和2006年末的变化率可知,2009年3月末,美国CPI相对于2007年底上涨1.26%,相对于2006年底上涨5.27%;中国CPI相对于2007年底上涨1.86%,相对于2006年底上涨8.57%;日本CPI相对于2007年底下降0.21%,相对于2006年底上涨0.48%。可见,如果不与2008年过高通货膨胀时期相比,而是与物价水平相对正常的2007年或2006年相比,当前的物价水平还是较高的。当前的物价下降更像是通货膨胀后的去通胀过程,在美联储等央行采取超常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未来出现通货再膨胀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对于通货紧缩,货币当局的应对空间较大。20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长期通货紧缩,这期间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实践说明,在通货紧缩的背景下,零利率并伴随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行并不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货币当局可以专注于在较长时间维持低利率和加大货币投放来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如果当前的情况并非通货紧缩,而是去通货膨胀,在各国政府超常的救市和刺激经济增长措施的影响下,未来将可能出现通货再膨胀,那么美联储等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执行空间将受到很大限制。如果通货再膨胀成为现实,货币当局将不得不面对刺激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两难选择,世界范围内可能再现“滞胀”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