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建国以来,围绕着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题,党确立了文化发展战略,从毛泽东的“文化革命”到邓小平的“文化转型”再到新世纪的“文化创新”,都有其历史根据和可演进之处。本文通过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述评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党的文化思想沿革,推演了先进文化建设的趋势和要求。
关键词:文化发展战略 文化革命 文化转型 文化创新
文化是一个内涵众说纷纭的概念,我认为,在现实意义上,它是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精神生产形成的,包括技术、知识、思想观念等要素的结构体,又称文化模式。文化发展战略也可以称之为文化模式构建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其文化建设接受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领导,因此,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和理论及其实践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方面总的战略思想和部署,如果以核心精神来认识和把握,大致呈现为三个阶段的演进: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的“文化革命”战略;第二阶段是1979年至2000年的“文化转型”战略;第三阶段是2001年以来的“文化创新”战略
一
实行“文化革命”,这是毛泽东生前的一贯思想观点。作为党和国家公认的决策者,其“文化革命”成为建国以来前30年的文化发展战略。
“文化革命”的推行,有很深刻的实践由来和理论根据。建国后的“文化革命”,在实践层面上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必然延续,在理论上则是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的自然延展。
近代中国的落后和挨打,使得先进的中国人图谋民族复兴,于是“向西方寻求真理”,作为“批判的武器”。现代性的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前者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对于积弊深重的中国来说,无疑在不同程度、某种意义上为中国所需要和运用。西学的涌入,使得中国思想文化界空前活跃。它们首先在器物层面引起了变化,然后在社会制度和机制上造成了变革。这就是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所以发生的文化底蕴。但是政治的变革并没有完全使旧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在辛亥革命后的复辟帝制和保守主义思潮喧嚣的刺激下,当时有一些中西学兼具的知识分子,通过文化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的落后和倒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于是揭橥新文化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充分暴露的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固有的缺陷,全盘西化化为梦想。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文化运动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西方欧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三方对垒的大论战。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了志于救国救民的知识分子,他们投身当时中国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成为“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工具,并且经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结合中国文化和现实的运用,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性的执政党,必然要有一个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建立。
这种新型文化建设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不断革命”的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中国所需要的彻底的革命要在几个领域分步骤地进行。党和毛泽东以“不断革命论”作为行动指南和动力,把中国的革命事业分阶段、有步骤地推向新胜利。1956年初,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毛泽东在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标志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文化革命”。1958年1月,毛泽东中央工作会议上专门阐述中国的“不断革命论”。他说:“我们革命的步骤:1.夺取政权,把敌人打倒,这在1949年就完成了。2.土地革命,民主主义的,1950年--1952年3年基本完成了。3.再一次土地革命,社会主义的,现在将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1955年基本完成,1956年有些尾巴…… 4.思想战线上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整风运动,这一次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完成,明年上半年还要搞。5.还有技术革命。1--4都属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性质的。……技术革命是属于生产力、管理方法、操作方面的问题。……从1958年起,在继续完成思想政治革命的同时,着重在技术革命方面,着重搞好技术革命。” 应该说,思想的和技术的革命归属“文化革命”。
从毛泽东的思想来看,他的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就是“文化革命”。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文化革命”,即通过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以实现文化领域从旧到新的变革。实际上,全国范围的“文化革命”从建国之日起就开始部署了。这既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折的渐进性,又说明毛泽东对“文化革命”的高度重视。在1949年新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讲话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可是应该承认,文化革命面前形势严峻、任务繁重。正如郭沫若所说,当时的文化现实是各种思想文化现象杂陈,就像一个长途跋涉的旅行包,上面贴满了各个码头的标签。毛泽东认为,思想、文艺、教育、科学这些领域基本上还是“资产阶级”的天下。1950年5月29日,他在一次谈话中曾经感慨道,我们文化界的进步力量还很小,文化队伍中的“人民解放军”太少。新中国的“文化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
从1951年到1957年,党中央和毛泽东领导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运动,包括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梁漱溟思想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观点批判以及对胡适思想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它们的主旨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唯心论、小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和知识分子超阶级的“客观主义”,使相当多的旧知识分子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成绩是主要的,意义是重大的。随之而来的文化批判基本上囊括了五四以来所有的非马克思主义文化选择。其对电影《武训传》和梁漱溟文化观的批判,针对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观、价值观,即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对胡适的批判则指向欧美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以及自由主义文化观;对胡风的批判是针对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的文化观。毛泽东认为,上述文化思潮和观念尽管在历史上都曾有过历史进步性,但在进入社会主义之后,就已经不属于先进文化的行列而是革命和改造的对象。
大约5年的思想文化批判与改造运动,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建立起来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在学术界推广开来,旧知识分子不同程度地走上适应新生政权的道路,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文化开始建立起来。但是,这几年的文化工作具有明显的缺陷和损失。第一,将文化差异简单地归属于阶级对立,把阶级斗争的行为模式直接延伸到复杂无形的精神文化领域,把文化革新等同于一般的社会革命,这种做法难免主观和武断。第二,将政治批判的方式带入了文化批判之中,其特别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胡风问题的处理。把文化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简单地等同于政治问题来解决,显露出党在领导文化建设和知识分子工作方面经验不足。第三,把文化建设等同于意识形态建设,追求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纯洁化”,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及其方法进行批判和清理,使一些有价值的学科和理论受到损害和破坏,例如西方社会学和政治学被封杀,造成了文化资源的损失。第四,在时间步骤上,当时的文化批判和改造走得过快过急,还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第五,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一并“四面出击”,结果使不同价值观的知识分子普遍感到心理不适应,有的乃至产生思想抵触。
但是,前5年的“文化革命”毕竟使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得以建立,这是不可低估的历史成就。在此后20年中,毛泽东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模式的建成。文化模式的内核是思想价值观念 。毛泽东为新中国确立的文化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上最先进的思想文化。还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在批驳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扬西方文明的白皮书时,坚定地指出:“和中国旧的封建主义文化相比较可以被艾奇逊们傲视为‘高度文化’的那种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一遇见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即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就要打败仗”,“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际,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开幕词中特别强调,“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方针政策的确立,具有意识形态建设的至高意义。然而,文化模式的构建却不仅仅是意识形态问题,它要整合当下所有文化资源,使得各种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文化样式得以发展。因此,在1956年至1960年间,毛泽东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党从此努力超越以阶级、时间、地域简单而武断划分优劣的界限,着手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模式。而中央在1956年明确做出“文化革命”的决策,则标志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等在内的总体文化建设上来。
1956年1月,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讲,现在我们是革什么命呢?是革技术的命,是革文化的命,要搞科学,革愚蠢无知的命。 1957年3月,他在南方又说,从革命转到建设,就是“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刘少奇在八大的政治报告中,也有“为了实现我国的文化革命,必须用极大的努力逐步消除文盲”之类的表述。从此后的文化实践看来,“文化革命”包括: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哲学和科学技术的文化大众化运动;学习雷锋做平凡英雄的新道德建设;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树立社会主义新风的时尚建设;有讲究卫生,发展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强体健身运动;有京剧革命,编演现代戏等等的文化艺术革新。这些文化运动共同的宗旨,就是努力促进文化资源的大众化,实现文化平等,建设马克思主义领导的新文化。历史地看,这些具体的文化建设活动的确具有“文化革命”的意义。
然而,“文化革命”的主题和中心工作仍然是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通过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等劳动实践,树立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实施上,落实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之,要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侵袭,积极而坚决地与之展开思想理论斗争。1957年的反右斗争,从1960年开始的中苏两党关于马列主义的大论战,以及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的主题,其归宿也就在这里。而且,由此延伸终至爆发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就是“反修反修”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按照毛泽东的思路,它依然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尽管现在看来,十年“文革”实际上更是一场政治运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文化大革命”必然在实践层面得到全面否定。在社会心理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也必将意味着革命的激进主义的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