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形式多样和价格合理的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就这一话题与记者畅谈了他的看法。
李京文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多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去年,《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重要文件,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党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李京文表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因为,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已初具规模,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如何让文化产业的发展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我们一定要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升级。
李京文结合他最近对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阐释了对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些看法和体会。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走势将呈现一系列重要变化: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他说,在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消费将成为拉动消费结构升级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要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就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正在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出现了以汽车、住房消费为代表的消费升级。而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居民消费已由以实物消费为主走上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轨道。随着今后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制约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将进一步减少,消费升级的速度将更快,从而必然会使文化产业发展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二是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他说,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目前,“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许多省、区、市和直辖市提出了加快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有关部门在机构设置、力量调配等方面,也在着重加强宏观管理能力的建设。监管方式不断改进,审批事项和程序得以简化,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试点地区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和改革思路的探索,将对其他地区产生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文化产业的区域特色将进一步呈现。他说,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颇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这为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缩小地区差距提供了条件。东部地区文化消费活跃,消费层次不断提高,有关省市可以结合实际,通过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并力求“走出去”;中西部地区应注重利用丰富的区域性文化资源,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面向全国市场,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开发特色文化产业。
百度一下,搜索文化产业找到相关网页约2,900,000篇。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和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都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吕立勤 于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