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加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宏观部副部长
民生需求需要民主机制来表达
民生的需求目录是要靠民主机制来表达的。改革之初,民生需求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解决衣食的问题;现在民生的需求层次提高了,需要解决的是医疗、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等高层次的问题。因此,如果没有民主机制,政府官员就不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
民主是必要的,但也是有代价和成本的。
经济成本。民主讨论要开会,就要用会场,就要消费纸张,就要有人工费用,这是小的成本,不可避免。
时间成本。民主讨论需要花费时间,比如说,《物权法》起草于20世纪90年代初,2002年12月提请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到此次2007年3月8日提请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前后已审议5年,但这是必须的,是民主机制所不可避免的。
出错的成本。民主有时也会出错,也要付出代价,也会有“民主失灵”的时候。例如今年铁路春运期间不涨价问题。据说是全国政协推动的。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在为农民工着想,为春运回乡的旅客着想,但是实际上事得其反,正如经济学家茅于轼和吴敬琏先生所指出的,其结果:一是由于大家都集中乘车回乡,所以乘客买票更难了;二是倒票的“黄牛党”更加活跃,结果从正规渠道买不到票的人,只好从票贩子手里以更高的价格购买;三是有“批条子”权力的官员权力更大,寻租的机会也更大。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真正的最大受益者不一定是学生和民工,而是票贩子和某些政府官员。因为学生和民工要饱受更难以买到票的痛苦和更加拥挤的乘车环境。
但是现在,批判经济学家成为“时尚”。随着经济学家地位的下降,一些人连经济规律也不大讲了,连价值规律、价格杠杆也都不愿意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