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
美国商务部之所以提出“利率补贴”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不甚了解
3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铜版纸征收反补贴案的初裁结果。在“裁决”中,美国商务部裁定中国对出口企业提供了以低利率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贷款补贴,因此决定对中国铜版纸出口企业征收高达10.9%至20.4%的反补贴税。
在这一问题上,美方使用的论据,是其在中国“入世”谈判和其后多次贸易中反复使用过的“替代国”标准。其基本逻辑是,由于中国是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因而中国的一切价格(包括利率)都是非市场化的。所以,需挑选若干与中国情况相近的“市场经济国家”来,并援用这些国家的价格数据为基准,判定中国价格的扭曲程度。
美方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在与中国同属中低收入水平的58个国家中,选择了37个样本国,将其向IMF报告的短期贷款利率进行简单算术平均后,得到基准值:2005年为13.147%;又根据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和互换利率之间的比率(25%)作为换算因子,将之换算成16.434%的长期贷款利率“基准”。鉴于中国2005年的五年期贷款利率为5.85%的事实,美方便认定中国的银行业对出口企业提供了巨额的利率补贴。
不过,美方在计算这些国家的平均贷款利率时出现了一些基本错误。比如,美方援用的均是样本国的名义利率,而非扣除通货膨胀率之后的真实利率水平。就中国而言,1997年以后,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平均2%左右,大大低于样本国的平均通货膨胀率,甚至大部分时间都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样,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大部分时间,中国的实际贷款利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例如,2005年,中国实际贷款利率为3.76%,美国同期实际贷款利率仅为2.8%。
利率作为资金价格,决定于资金供求关系;而资金供求关系,又决定于宏观经济平衡中储蓄与投资的对比关系。这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常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最令人瞩目的现象当推全球经济失衡。造成失衡的基本根源是,以美国为首的最发达国家出现了长期储蓄缺口,而其他国家出现长期投资缺口。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从1996年开始,在宏观经济平衡出现长期净储蓄之后,利率水平就出现了长期下行趋势。研究表明,人口参与率的提升、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等等,构成中国出现储蓄大于投资、资金供应大于资金需求,进面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以金融机构五年期贷款利率为例:1995年达到15.12%的最高点,自此以后便不断下降。到了2004年,便已急剧下降至5.85%,其后虽经两次上调,目前也仅为6.48%。
美国商务部之所以提出“利率补贴”问题,另一重原因在于,他们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利率形成机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曲解,对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更不甚了了。世界各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大都遵循了从金融市场利率改革向银行体系存贷款利率改革扩展的路径,包括美国。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Q字条款》,便是一个对利率实行管制的范例。直到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通过方才被最终取消;而在这近60年中,美国经过了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不断提高管制利率水平、80年代初允许商业银行经营NOW账户和M&Ms账户、90年代初允许商业银行成立银行持股公司吸收市场化利率存款、直至90年代末最终取消对银行存款利率的管制的漫长过程。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的正是与美国相似的路径。在传统体制下,中国的利率确实是非市场化的。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解除了对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管制;1997年6月,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的利率放开;1998年3月,贴现和转贴现利率管制放松;1998年9月,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利率自由化;1999年9月,国债发行实行利率招标;1999年10月,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试点展开;2000年,境内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改革;2002年初,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2002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市场化,利率发行央行票据;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短期融资券,其利率由市场决定。
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存款利率下限,更是这一改革的标志性事件。虽然迄今商业银行并没有自如地运用这一定价工具,但这说明,随着中国市场化,金融交易的广度和深度均已极大提高,中国的利率市场进程正在稳步推进中。因此,将中国目前的利率现象等同于完全管制下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是不够客观和公正的。■李扬 殷剑峰/文 作者李扬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殷剑峰为该所副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