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外汇局:将扩大证券机构对外投资试点 五券商逐鹿IPO上市第一单 -中国或商业运营煤层气 民营资本捷足先登 能源供应形势全面偏紧 -每年"喝掉"40多亿吨污水 污染使渤海不堪重负 鄱阳湖水质下降 -中行报告:8月加息可能性不大 未来加息趋向以存款利率上调为主 -成都放宽申购条件 外地人可买成都限价房 房贷首付标准暂不上调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影响出口总量 每年将调整一次目录 直播实录 -全国薪酬预计上涨近8% 涨幅列全球第一 快速消费品业涨幅最高 -沪深股市总市值首超GDP 逼近22万亿 年内或成全球最大IPO市场 -银监会:农村小额贷款可达30万元 外资行首度获准试水农村金融 -今年以来气候异常 汛情大灾情重
渤海污染持续恶化 "天然鱼仓"如今没有像样海货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1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冷清的渔港码头。


近年来,有我国“天然鱼仓”和“海洋公园”美誉的渤海日渐失去她美丽的容颜,污染程度连续多年位居四大海区之首。面对国家和环渤海各省市采取的各种治污措施,渤海污染防治似乎成为了一道难解的方程式,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总体污染状况出现持续加重,重度污染面积四年增长近两倍。 

最近几年,天津市场上海货的种类、个头和质量一年不如一年。“天然鱼仓”捞不出像样海货。

“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天津人爱吃海鲜是出了名的。家住天津华苑的张大姐一家三口对海鲜情有独钟,每年新鲜海货上市时节,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要买点改善生活。然而最近几年,张大姐发现市场上海货的种类、个头和质量一年不如一年了。

“过去是吃肉,现在只能尝尝味儿了。”张大姐说,“以前皮皮虾一斤称八九个,现在都得差不多20个,渤海里像样的海货真是越来越少了。”

张大姐的感受在天津著名的渔村北塘得到了印证。记者今年开渔时节在这里见到,昔日繁忙的渔港码头变得冷冷清清,破旧的小渔船停靠在岸边,偶尔出海回来的渔船上也多是一些个头很小的鱼虾。

在锈迹斑斑的“出海做一天渔民”的牌子下,两个年轻人正在卷着渔网。当记者问到今年的收成时,两个汉子一脸苦笑地说,现在的活儿越来越难干了,很难像以前那样捕捞到像样的东西,打上来的多是一些小鱼小虾等不值钱的玩意儿。 

一位从事海货收购的张姓商贩也深有同感:“现在好货特别少,大家每天早晨都早早在码头等着,来得稍微晚一点就被别人抢光了。”

记者来到北塘渔业协会,一进门就听到有人说“今年亏了”。协会副主任朱少波说:“小拖网还能挣点钱,大船在本地运营的几乎无一例外都赔钱了。赔钱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打不到东西。”

协会主任张文明告诉记者,现在10条船的产量也不如10年前一条船的产量。一条120马力的船,干一天一夜运气好能收入两三千块钱,而油钱就得近千块钱,人工费用近500块钱,再加上海上的吃喝、网具的破坏、船只的维修等费用,很多时候忙活一天只能保本甚至得赔钱,所以很多渔民都弃船“上岸”了。

一些天津市民不无担忧地说:“照这样下去,以后恐怕连这点海货也吃不到了。”

来源: 经济参考报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每年"喝掉"40多亿吨污水 陆源污染使渤海不堪重负
环渤海城市在津发宣言:携手打造环渤海生态圈
渤海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启动 三年投放量超20亿尾
渤海污染居中国海域之首 专家力推区域环境立法
污染日趋严重 河北政协委员:莫让渤海变"死海"
专家警告:如果治理不力 十年后渤海可能成"死"海
渤海环保引起国务院关注 渤海治理亟需"三到位"
我国将花费10年时间投资500亿元治理渤海污染
图片新闻:
中央将补助近千万试点中西部贫困县开发 试点县需符合4个条件
外资首获国内煤炭开采许可 开发年产430万吨山西大宁煤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理财技巧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