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2020年铁路12万公里 覆盖90%以上人口 上座率101.7% 实录 要点 -农村消费增长首超城市 抓五消费 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实录 要点 -四省证监局局长纵论资本市场热点 前瞻人民币升值对A股牵引力 -国企老总晒工资只答"谢谢"不说数 张春贤:现在就可带头公示财产 -财政部国土部公布的土地出让金不同 相差1700亿 两者口径不同 -厉以宁:房价太高了确实有泡沫 蔡继明:就算稳房价百姓也买不起 -沈阳动物园另有20只东北虎生命垂危 资金未用于动物 被挪还债 -中国形成完备防御导弹研制生产体系 八一飞行表演队歼十新亮相 -黄奇帆:重庆花47亿清理历史积案 涉黑审判不存在不公正和扩大化 -本专科入学考试拟分开进行 专科招考权下放 取消高考将更不公平
首页>>教育动态
院士谈钱学森之问:浮躁情绪是人才培养最大敌人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3 月 1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题:两院院士谈“钱学森之问”

中新社记者 周锐

5年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中国总理温家宝感叹,中国为什么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追问”,让中国教育界反思至今。

今年“两会”期间,钱学森的弟子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以及曾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他们认为,普遍存在于社会的浮躁情绪,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大敌人。

杜善义:“浮躁”情绪影响深远

“老师说的人才,应该是像他和李政道这样儿的。”杜善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大学时期,钱学森曾是他的系主任。

回忆恩师,杜善义表示,那一辈科学家的两方面特质让他印象深刻。首先,是献身科学的精神。其次,就是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完全联系起来。

杜善义说,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他们这一代的很多科学家都是在40岁后才开始进行研究,错过了创造力爆发的黄金年龄。虽然研究有些断层,但“帮助中国尽快改变面貌”依然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现在环境变了,”杜善义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研究的条件越来越好。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影响到了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其中,对科学研究影响最深的就是浮躁情绪。“我们基础人才储备充足,但缺乏顶尖人才,浮躁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杜善义说,年轻人有自己的目标,懂得为自己设计是好现象。因为如果没有个人需求,国家也就缺乏前进动力。但他也提醒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要过度关注眼前。

“只要你能捕捉、掌握科学研究的前沿,在你的领域作出成果,同时满足国家的需求,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会给你相应的认可和回馈。”

陈和生:“诺贝尔奖不是唯一标准”

陈和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粒子物理学家。

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学生,“丁肇中获奖的秘诀”是陈和生经常需要回答的问题。

在陈和生看来,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过度”渴望中,也掺杂了不少浮躁的情绪。他表示,诺贝尔奖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但绝对不是唯一和首要的。获奖从来都不是研究的目的。

“如果一定要有诀窍,那就是献身科学的精神。”陈和生表示,丁肇中一直坚信,基础科学研究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因此,即便是获得诺贝尔奖后,丁肇中也依然站在研究的最前沿。这正是现在年轻人最应该学习的地方。

陈和生表示,他所从事的研究目前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具体用途,研究成果也无法直接转化成生产力。因此,投身这一领域,一定需要献身科学的精神。“你要是追求挣得最多、最享受,那这儿一定不是你要来的地方。”

陈和生回忆说,自己还是学生时,都是最好的学生抢着要学物理。但现在,学生们更愿意学习经贸、法律等学科,很少愿意到自然科学上来。他表示,这不是学生们的错,很少有人能超脱于社会的浮躁和价值观变化带来的影响。

陈和生表示,自己的这项研究已经持续了30多年,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欲望和振兴中国科学技术的期望支撑着他一直走了下来。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叶永烈忆钱学森:建议火箭上升镜头用大全景
影响钱学森的17位老师: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在列
《走近钱学森》:他的人生并非是"标准答案"(图)
教育部回应“钱学森之问”公开信:需要一步一步来
钱学森能成"大家"源于对事业心存敬畏
钱学森何以成大师 共同寻找"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钱学森在北京的地理坐标:三岁开始京城生活
图片新闻:
中国2013年将建世界最大高铁网 昆明至台湾高铁提上日程
中国或转为"南旱北涝" 南方或持续10年特大干旱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