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社会上讲个人权利的多了,但这种权利的张扬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艰苦、磨难。刚走上社会的青年一代,经历一些生活上的不便或挫折,不是坏事。因为暂时没有工作、生活条件差一点,正应该是青年人坚忍努力的起点。仅止于抱怨,非但不能缓解郁闷,甚至会影响上进的心态。比如,很多家长津津乐道于子女在国外边“洗盘子”边上学,可为什么在国内吃一点苦头反而大惊小怪?再比如,很多家长总愿意把孩子送到什么训练营接受磨难教育,可对于孩子走上社会真遭遇一些挫折为什么就耿耿于怀?
前一阵,武汉大学某新生家长哭求校方为女儿宿舍装空调的事件被各媒体争相报道,也引发了“90后”大学生何时断奶的大讨论。不知道这位家长看到“蚁族”时会做何感想?实际上,“新新人类”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能力与韧劲,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并取胜,其自身人格也很难得到完善。
当然,这里所说的吃一点苦头、受一点磨难,与早些年某些知青作家所夸耀的“享受苦难”有着本质差异。苦难就是苦难,应该不回避、不赞美。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没有享受苦难的诉求,但也不应贱兮兮地拔高其精神价值。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不稳定、生活不安定,确实应引起有关部门关注,进而从户籍制度、住房保障上消除一些体制障碍,尽可能地让“蚁族”有一个相对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这是社会的责任。如果我们的城市能做到这一点,“蚁聚”之所、城乡结合部成为人才孵化器也未可知。
我也希望城市管理者不要以“蚁族”地区混乱为由,进行简单的清理整顿。大学生租住的城乡结合部难免有一些问题,但在社会大环境需要改善的情况下,动辄取缔,不但不能改善大学生们的居住环境,甚至可能将他们逼向更远的城市边缘。这样的事情以前不是没有发生过。城市管理者的关怀应体现在疏导和引导上,应体现在细微而切实的关心上,应体现在逐步改革政策环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