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匮乏 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接受采访时表示,多年苦读考上大学,就是想留在大城市,不想再回家乡。一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说,在沈阳机会多,“靠本事吃饭”,而在小地方,专业不对口,很难发挥专业知识特长。
这种基层人才的匮乏与都市人才的浪费并存、人才流向与分布的严重不均衡的现象,导致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极缺,不仅制约了辽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清原县人民医院是全县最大的医院,在岗410人,正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却只有10多人。院长告诉记者:“每年都去招医学专业大学生,可没有人愿意来。这3年,我们本打算招30—50名本科毕业生,可实际只招到7名清原籍的毕业生。‘文革’结束以来的30年,医院总共进了30多名大学生,多数还是以前‘分配’来的,现在走得也差不多了,包括我在内只剩12人。耳鼻喉科等一些小专业,根本就没有大学毕业生。”县医院尚且如此,遑论县以下的那些乡镇医院了。
长效机制 引导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
有专家建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可以依靠政策的导向作用,关键是要建立起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
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思宁认为,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就业的原因,主要是待遇相对较差,担心没有发展空间,所以要有完备的政策跟进。
据了解,辽宁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教育厅、人事厅等相关部门先后实施了“三个计划”(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农村一校一名师范生计划”,吸引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
辽宁在今年的公务员招考中首次提出,全省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时,乡镇机关用于招录“三个计划”的人数应不少于总招录计划的40%。
目前,辽宁实施的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的各类项目,都分别配套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到农村教书,在校期间申领国家助学贷款且服务期满两年以上的,其贷款本金和利息由政府代为偿还;无助学贷款债务的,工作满4年,其学费由政府一次性返还等。
为更有效吸引大学生到基层,专家还建议:考录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招考研究生,应当始终坚持具有基层工作经历者优先的原则。尤其是省直、沈阳和大连两市公务员考录时,应至少有50%的职位录用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其他12市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职位,也不应低于总数的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