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可享受免费读书啦,云阳县实验小学的同学高兴地走进校园(资料图片) 新华社
高考不再是“独木桥”
提起高考,中国人最熟悉的一个词就是“独木桥”,甚至还要在前面加上“千军万马”,由此可见,高考给人的印象有多难。
北碚区51岁的老教师李德诚说,1978年,他在四川省宣汉县一所农村小学当代课教师,报名参加了当年的高考:“1977年的高考来得非常突然,很多人没来得及得到消息就过去了。
到1978年高考时,虽说只有五六个月的准备时间,但报名的学生特别多,当地至少有上万人挤进考场。”
李德诚幸运地考上一所师范专科学校,至今,他还记得,当时,全县文科录取的人数不超过20人,当年的高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独木桥”。有资料显示,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市高考报名人数69011名,录取人数2780名,录取率仅4%。
30年来,我市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高考升学率也从4%提高到70%。今年高考,我市有189167名考生参加,全国各大普通高校录取的新生总人数为133327名,7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都能升入高校,追寻自己的梦想。现在,已鲜有人用“独木桥”来形容高考。李德诚说:“现在考大学这么容易,以前想都不敢想。”
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
今年9月1日,对家长们是一个特别高兴的日子——很多人带着孩子去学校报名时发现,一名小学生最低只需缴20元钱的作业本费,就可上一学期的课。这是因为,我市全面实施了义务教育全免费政策。
多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学校除了免除学费,要求学生家长缴纳杂费、课本费、代收费等,一名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费用加起来要好几百元。
从2004年起,我市在全国首批实行义务教育一费制,将学校核定收取的费用,在开学时一次性收取,严禁中途再向学生和家长收取费用。从此,教育乱收费现象大大减少,但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并没得到更大减轻。
2006年,我市对农村地区开始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344万农村学生实现了全免费义务教育,并对贫困学生资助课本费、住宿费等,让每一个农村孩子花尽可能少的钱也能上学。
2008年,我市所有小学和初中实现免学杂费、免课本费入学。城市学生除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缴纳少量服务性收费外,和农村学生一样,享受全免费义务教育。
师生不再吃粉笔灰
“大清朝的房子,国民党的桌子,坐着共产党的孩子。”市教委副主任赵为粮说,改革开放前,老百姓以此形容当时的学校条件。
赵为粮说,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段时期里,农村校舍状况仍没得到重视,危房累积越来越多。到2001年统计时,我市已有四百多万平方米不能住人的D类危房校舍。市政府列出专项资金开始排危,到2006年底,我市清除了所有的存量D类危房,开始在农村兴建起标准化学校、宿舍制学校,学生在“晴天太阳穿过,雨天戴着斗笠上课”的危房里上课的情形,变得罕见。
“不仅是房子很破,教学设备更简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铜梁县退休教师刘庆华回忆30年前给学生上课的情景:“每节课都要在黑板上反复写字,不够写了,用黑板擦擦掉再写,一堂课下来,嘴里、头发上、衣服上沾了一层白白的粉笔灰,很多老师的手指都被粉笔烧出了裂口。”
“哪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上课居然用起了电脑,鼠标轻轻一点,资料应有尽有。”刘庆华说,30年来,教师们的教具从粉笔加黑板到幻灯片、录音机,再到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走进学校,走进教室。
刘庆华说,以前,需到处托人寻找的教辅书,如今,电脑上应有尽有;以前,需要将备课内容一点一点写到黑板上,如今,不仅可用电脑备课、制作漂亮形象的课件,还随时可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展示,课堂容量海增,老师和学生们也不用再吃粉笔灰。(记者 汤寒锋)
成就
19.65亿:偿清“普九”欠债
从2003年开始,我市在全国率先由政府财政来偿还“普九”债务。到2006年底,我市审计核定的涉及1000多所学校涉及的11051个项目、总额达19.65亿元的“普九”债务,用财政性资金全部偿清,成为全国第一个偿还“普九”债务的省市。
22亿:消除学校D类危房
从2001年开始,我市通过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城市教育附加费、农村税费改革转移资金等多渠道,累计落实资金22亿,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到2006年底,全部消除了中小学存量D类危房。
10000名:最后一批代课教师转正
2007年8月,我市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代课教师中招聘录取了7593名公办教师,分配至农村缺编学校任教。当年底,又从农村代课教师和大中专毕业生中,为农村边远地区公办小学定向招聘教师1668名,招聘了农村学校特色岗位教师1153名。10000余名最后一批代课教师走上公办教师讲台。
33万:中职学生全部享受资助
从2006年起,我市建立了中职“五类学生”(三峡库区移民、城镇低保户子女、农村贫困家庭子女、退役士兵、国办福利机构适龄孤儿)资助体系,学费全部免除,还补助生活费、住宿费,每人每学年平均资助3400元,受惠学生11万人。
同时,政府对所有重庆籍中职学生进行资助,每生每学年资助生活费1500元,惠及中职学生33万人。
50.6万:民办校在校生从零起步
改革开放之前,我市学校都由政府举办,几乎没有一名民办教育学生。经过三十年发展,民办教育已成为重庆教育资源新的增长极。到2007年,全市民办学校达到2481所,占全市学校总数的两成左右,在校生人数达50.6万人。其中,民办高校达到13所,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达到7.2万人,占全市普通本专科学生总数的17.5%。
展望
再过四年,普及高中教育
市教委副主任赵为粮说,到2012年,全市40个区县要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70%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到那时,我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5%以上,实现普及高中教育。70%以上的高中学校完成标准化建设,接受优质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数达到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总数的50%以上,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结构比例大体相当,基本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我市高校将继续扩大办学规模。到2012年,全市高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8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3%,在2017年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到2020年,使我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