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地方炼油厂上调成品油批发价 产能占全国30% 民营加油站断炊  -全国各地银行开始收紧个人房贷 暂停二手房按揭 刺激二手房成交 -央行高度关注价格传导 防止物价全面上涨 -工行狂涨超8% 沪指突破4700点震荡加剧 两市181只股票创新高 -教育部:省属高校领导调任、离职前将受审计 严打中介招生诈骗 -亚行:中国基尼系数接近拉美水平 消费升温: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明显 -北京奥运筹备紧锣密鼓 金牌价值高于150万 奥运投资效应初现 -保监会:保险公司须足额提存资本保证金 全文 有助提升偿付能力 -两部委要求:"低保肉补"最低15元/月 城市低保对象已有2235万人 -央行:定期储蓄存款不分段计息 自动转存不合理 存款不自动加息
清华教授:应试教育阻碍了中国人迈向诺奖的步伐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0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作者崔刚,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资料图片)

诺贝尔奖创立一百多年,为什么一直与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中国无缘?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思考。其中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在人才培养方面,哪些原因阻碍了我们迈向诺贝尔奖的步伐?

首先是应试教育,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伴随的是接连不断的各种各样的考试。杨振宁曾率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华讲学,当有人问到他们当中有没有 “高考状元”时,杨振宁笑说: “按照中国的高考标准,我们都是差生,在中学里,都排在十名以后。”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研究生总是希望从老师的课堂上得到对于一个问题的最终答案,而科学的前沿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看来,考试并不重要,学生也不要只满意一个解决方案;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科学直觉的习惯,用不同方式看待问题。

其次,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中学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以及高等教育中过细的专业划分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文理分科就像一堵墙一样横在学生之间,使得许多学生画地为牢。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狭窄的知识面与专业领域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这种状况只会产生工匠式的研究者,很难产生大师级的人物。笔者一直从事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该领域许多卓有成就的人物都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早年曾学习物理和化学,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博厄斯曾经获得过物理学博士学位……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可以使研究者具有更广的视野,更容易产生创造性的思想。

缺乏培养科学精神的社会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科学研究需要具有科学的精神和态度,需要研究者具有对科学的热情和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毅力。中国曾经有过一代怀有“科学救国”抱负的知识分子,并造就了一批像华罗庚、钱三强、李四光等著名的科学家,曾几何时,陈景润等一批科学家都是时代的楷模。另外,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无一不是从小就对科学具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少年儿童之中,立志从事科学研究者越来越少,更多的孩子选择做明星、企业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中学毕业生对于商科的热情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另外,高校的学术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认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建立。学术研究需要一代代的传承,今天研究者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

获得诺贝尔奖具有诸多的偶然性,并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对于能否获得这一奖项,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反思,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其意义可能会远远超出获奖本身。

(作者崔刚为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前教育部长上书忧心应试教育 呼吁全社会关注
应试教育入侵幼儿园 为升学小儿郎三岁赴考场
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剑指高考“一考定终身”
首份民间高考改革方案出炉 教育部:会考虑采纳
民间学者亮出首份完整框架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图片新闻:
强热带风暴帕布逼近浙江 浙沿海8日起有暴雨 或正面袭击厦门
西部原油管道投产 "西油东送"通道贯通 输油能力达3000万吨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