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业:油价每上涨100元/吨
从7月开始,国内航空公司从中航油采购的航油价格每吨再次下调50元。这已经是今年国内第四次下调航油价格。
当天,航空股应声上涨。中国国航(601111.SH)升2.55%至10.04元/股,南方航空(600029.SH)升7.23%至9.20元/股,上海航空(600591.SH)升9.94%至6.86元/股,海南航空(600221.SH)升5.93%至6.25元/股。
股市过敏反应说明了油价对航空业的影响之大。
由于航油是航空公司主要的成本支出,在我国航空公司的成本构成中,航空油料成本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比例平均在20%以上,国外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一般只占总成本的8%-12%。此次航油价格下调无疑减轻了航空公司的成本,增加其利润。
中信证券分析师马晓立此前表示,根据其对2006年整体情况的测算,油价每上涨100元/吨,东航将会减少净利润2.2亿元,南航减少2.5亿元,国航减少1.8亿元。
然而,近日同样来自中信证券的分析指出,油价波动对航空公司盈利影响在减弱。因为一方面随着需求趋旺、客座率提高、航空公司机型优化以及管理改善,航空公司抵抗油价上涨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另外一方面,燃油附加费已经恢复征收,油价上调之后燃油附加费也可能随之上调,对航空公司而言能部分转嫁成本。2006年国航燃油附加费能覆盖60%-70%航油涨价带来的成本。
工业利润:受到高油价威胁
国家统计局6月27日发布数据表明,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现利润90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0.41,比上年同期提高21.79点。
从上述统计数字不难得出工业利润较为“红火”的判断。但这种红火是出现在油价逐渐回落的背景下的。
分行业来看,1-5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下降18.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利润增幅也有所回落。中信证券首席分析师诸建芳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1-5月份的数据可以判断出,我国工业利润增长出现了向中下游行业倾斜的趋势。
“除了上游采掘业,几乎没有任何产业愿意看到成品油提价。”国泰君安分析师侯继雄曾如是说。来自天相投顾的分析表明,处于上游的采掘业在前期受到国际油价回落的影响其利润增长有所放缓,由于近期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波动态势,因此我们预计国内采掘业利润增速继续回落的空间已经有限。由此,中下游工业行业的利润将受影响也在情理之中。
在中下游的工业企业因高油价抱怨的时候,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史丹的观点有所不同。她分析了油价上涨对整个工业平均利润的影响后认为,近5年成本费用利润率是稳中上升的,石油价格对国内工业的影响并没有到不合理的程度,还是在合理的范围内。
石油业:催生亚洲“最赚钱”企业
2006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两次上调,是中石油成为亚洲最赚钱企业的第一推动力。中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在今年年初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说:“中石油是亚洲最盈利的公司,不是之一,是第一。”
2006年国际油价从年初一桶约40美元上涨到年末的约60美元,受此影响,国内汽、柴油等成品油价上调两次。国际油价的一路暴涨,是将中石油再次推上亚洲最赚钱公司的第一“发动机”。
中石油有关人士分析说,在2006年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的一大背景下,中石油原油、汽油、柴油、天然气等销售单价全面水涨船高:全年原油实现价一桶从2005年的48.37美元,提高到59.76美元,汽、柴油等成品油年均实现价则从一吨400美元,提高到500美元以上。2006年,中石油共加工原油7.85亿桶,比上年增加3270万桶,增长4.3%。生产汽油2202.7万吨,增长2.9%;生产柴油4422.7万吨,增长2.9%。
我国目前的定价机制,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中充分受益,业绩取得了“爆炸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目前国内原油及成品油的供应都有国内自产与进口两种途径。其中国内自产的原油及成品油价格的确定取决于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与国内实际情况制定的基准价。具体说,国产原油基准价格是由国家发改委根据上月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的离岸价格加上关税确定的,贴水或升水由购销双方根据原油运杂费负担和国外油种的质量差价及市场供求等情况协商确定,这样使得国内原油定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个月。在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的背景下,拥有开采权的中石油、中石化在油价上涨的时候便有了“大赚”的机会。(赵艳红 谢秋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