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崔新生却认为,“一方面,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另一方面,确实存在不少地方政府‘掺水’的现象,甚至都可能发展成某种传统了。此外,一定程度上说,地方政府的‘GDP情结’更是统计误差的导火索。”
崔新生进而指出,这还是我国相关体制问题的显现,“比如,国家统计局和地方统计部门不是垂直管理的关系,地方统计部门具体由各地方政府来管理,口径也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这就为相关的误差提供了可能的操作平台”。
创建综合考评体系
当然,如此“打架”的情况早就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马建堂今年早些时候就指出,将抓紧出台国家统一核算地区GDP方案,改进地区GDP审核与评估,统一国家与地区分行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或许,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地方政府可能的GDP盲目崇拜问题。”崔新生说,“在可能的情况下,逐步将GDP与地方政府政绩隔离开来,或可建立超越GDP数据的一个全面综合的地方政府考评体系,并以科学发展作为衡量标准,以民生为本,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数字游戏要不得。数据不准确,更是足以影响国家对相关经济决策的判断。”宋颂兴则指出统计误差上的危害性。在宋颂兴看来,在相关的改进措施上,首先需要的就是地方政府在认识上的充分重视,并依照国家《统计法》来处理相关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也要尽可能地完善统计制度,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并在统计方法上着手下功夫”。
此外,还有专家建议,在纠正“唯GDP论”政绩观的同时,还得着手在源头上“治理”,“这里面就涉及到从制度和机制上的突破,政绩考核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引入公众深度参与环保公共事务的机制等”。(本报见习记者黄烨 国际金融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