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功成看来,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必须要“增量”与“存量”同时发力,一定要减少经济建设的直接投入,这方面投入应主要依靠市场的投资和融资;缓建部分公共设施;压缩行政成本;民生由政府来承担责任。“政府控制的财政资源的结构调整应该更多地惠及民生,实现普惠,这是摆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他说。
而实现这一改革的最大阻力仍然是原有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是对一个系统,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地区所有人利益的重新调整,这同样存在着路径的惯性依赖。与此同时,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调整、部门利益的消除,都将面临着重重阻力。
“公共权力控制公共资源,一定要谋取公共福利。这是政府合法性的问题。掌握的是公共权力,掌控的是公共资源,理所当然要谋取公共福利。”郑功成说。
而更加现实的问题是,没有足够坚强的意志决心、高超的政治智慧、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手段,这艘改革之船将无法顺利到达彼岸。
2009年开步走
“意见”出台脚步声悄然临近。“有望于年内出台,将涉及收入分配改革的诸多方面和层次。”杨宜勇日前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透露。
国家发改委一位相关负责人对此则略显谨慎。该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有关部门正在努力加快推进这件事情,但因为牵涉到“十二五”规划等方面问题,各个相关部委沟通协调也需要时间,目前还没有非常具体明确的出台时间表。
据了解,上述有关工作已部分展开。比如国资委正在研究央企高管薪酬制度;人社部也正在研究分别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出台具体的工资收入分配改革措施,将研究出台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以及工资法。
在教授郑功成看来,经过三十年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历程,现在确实到了必须把“合理地分配财富”置于跟“尽可能地创造和增加财富”并重的位置上来考虑,才有利于财富的继续增长和长期积累。
他曾建议中央政府,十二五规划应该将“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尽可能缩小财富分配的不公,消除社会分配里的失范现象”纳入其中。“应作为极其重要甚至是头等任务,至少是跟创造财富同等重要的任务。”从本刊最新得到的信息来看,这一建议显然已经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重视和认可。
2009年是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相对于8.7%的GDP、9.5%的财政收入增速,政府用于民生的投入增长32%以上,其中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增长16.6%。
“政府的真金白银拿出来了,并且正在沿着制度化的方向迈进,这是一条不可逆转之路。”郑功成对《财经国家周刊》说,这个制度形成以后,会对政府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将来要把公共资源越来越多地用到民生,还会对地方政府形成一种强势牵引。(《财经国家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