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5%,还是110%,现在还重要么?”华菱钢铁(000932)总经理曹慧泉面对上游矿商的涨价,似乎显得有些疲惫了。对于长协矿涨幅的漠然和隐隐的愤怒,似乎成了今年铁矿石谈判期间中国钢企的统一表情。
今年的谈判,中国钢企面对的不仅仅是矿石价格翻倍的涨价要求,还有卖方抛出的全新定价机制——季度性短期合约价格体系。这样的价格体系是否能够运行,运行的方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今年钢铁企业的成本区间定位。
长协向现货靠拢
据日本媒体报道,3月30日,淡水河谷和日本各大钢铁企业就2010年度的铁矿石季度价格达成一致协议,从4月1日起铁矿石价格为离岸价110美元/吨,期限为3个月,该价格较2009年日韩长协价格上涨100%。
这意味着运行40年的铁矿石年度价格的崩盘。而根据淡水河谷的说法,季度长协定价将以上一季度的铁矿石指数价格的均价为基准。另有说法称,基准为头两个月铁矿石平均价格。无论矿商最终依据哪一个指标确定长协价格,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相比往年,长协价格更加接近现货价格。
根据联合金属网的统计,3月31日,日照港62%印度粉矿价格为1080元/吨,62%的澳大利亚块矿价格为1280元/吨。如果以目前的海运费来看,110美元/吨的离岸价折合为到岸价在134美元/吨左右,相比现货矿仍有10%以上的价格优势。
“从目前的市场接受来看,还感受不到下游接货的压力。”五矿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销售事业部总经理邹金洪表示,虽然今年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成本压力巨大,但从目前的市场价格来看,下游消费钢材的需求方对于涨价的接受力还是比较强的。这一点,从上期所螺纹钢的走势中亦可发现。螺纹钢远期合约价格相比近期价格要高300元左右,这意味着市场仍旧看高钢价,未来的钢价仍有上涨空间。
而这就意味着,短期内,成本的转嫁风险并不是困扰钢企的最大难题。各钢厂之间的差异最重要的来自于原料成本的差距。于是乎,市场一致性地认为,铁矿石的涨价,最确定的受益者就是自给矿比例较高的企业——金岭矿业(000655)、凌钢股份(600231)、酒钢宏兴(600307)、西宁特钢(600117)、太钢不锈(000825)等。
以凌钢股份为例,该公司2009年报显示,主要的铁精矿供应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保国铁矿有限公司2009年完成铁精矿92万吨,同比增长1.5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764万元,利润总额7140万元。而这意味着,凌钢的主要矿石公司在2009年的吨铁精矿收入为650元,吨利润为77元,而凌钢股份的铁精矿成本则应该在600元/吨上下。在铁矿石价格飞涨的大势之下,凌钢股份的成本优势显露无遗。
中国矿业联合会总工程师吴荣庆也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已投产的国内铁矿石开采成本大概在700-800元/吨,进口矿价格的上涨,势必引发国内矿开采的替代,并促进更多国内铁矿的投资。
长协优势尚存
“112家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贸易商圈子,就是一个富人俱乐部。”一家小型贸易商对拥有资质的大型贸易商的评价,反映了铁矿石进口环节产生的巨大利润空间。正是这个利润空间让三大矿山产生了长协紧跟现货的“指数定价”念头,如今,这一念头很可能将被落实为“季度性定价”方案。
第一个受伤的会是谁?市场将目光投向长协比例较高的大型钢铁企业,认为曾经依靠长协与现货的差价享受相对低廉成本的大型钢厂,在季度定价的合约体制下失去了成本上的优势。
的确,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的长协使用比例确实较高,其中,宝钢股份(600019)、马钢股份(600808)、武钢股份(600005)的进口矿长协比例分别达到了接近100%、75%和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