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账本应让中学生都能看懂”
- 对话
“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发起人,在其努力推动下,2009年10月,广州市财政局率先在网站上公布了广州市114个政府部门的预算。
去年,吴君亮与其团队曾向十几个中央部委、十几个地方政府,一次次提出查看预算案的申请。
会促进地方财政预算公开
新京报:财政部在网站上公布了12张预算表,你此前一直力推财政公开,从这些表中你看到了什么?
吴君亮: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中央财政预算表格放在财政部网站上,我很高兴。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我感觉财政部的公开财政预算的态度是明确的,可以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此外,我还觉得财政部这次工作很主动。媒体报道称,23日国务院刚刚开过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财政部部长第二天就在部里传达了会议,强调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25日就公开了这12张预算表,我觉得节奏比较快。我还特别给部长信箱留言赞赏了他们的做法。
新京报:那你觉得财政部的这一举动会不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公开有促进作用?
吴君亮:对地方开展预算公开肯定有促进作用。不过这些预算表的内容跟现在已经公开的广东和深圳相比还显得不够详细。
单笔“小账”也应该公开
新京报:你觉得公布这12张预算表不够详细?
吴君亮:这些预算表中总账,通俗地讲就是“大账”要比过去完整全面很多,也充分很多。但是,像中央政府的部门支出预算没有列入其中,财政部在技术上可以做到公开部门支出的,是应该公开的。
新京报:除了部门支出外,其他方面做得怎样?
吴君亮:说得通俗一点,我们可以将预算内容分为“大账”、“中账”和“小账”,这次公开还没有具体到“小账”。比如,“中央本级支出”到底支出到哪里去了,这就是“小账”,但是没有继续深入。
如果这些具体的“小账”不公开,对一般人理解财政预算没有太大帮助,因为提供的信息不够。其实预算的意义就是一个财务拨款请求书,是要讲清楚怎么花钱,为什么花这么多钱,但现在这样的预算表更像一个“花钱告知书”。
新京报:在回应“看不懂预算”现象时,财政部发言人解释了两个理由。你怎么看这种解释?
吴君亮:第一个解释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描述现状。财政部门是可以并应该提供部门支出的,为什么不可以将部门支出情况跟中央本级预算放在一起呢?
至于强调预算表的专业性,感觉像是在推卸负责。预算其实就是一个收支账本,要把预算表编制到有高中文化程度,甚至初中文化程度的人都能看懂的账本。我可以说自己是一个专业人士了,但有些我还是不能够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