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9%,增幅比上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专家表示,这说明我国经济的回升力度在加大,全年实现8%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大有希望,但“宏观热微观冷”局面仍未得到改善。
由于6月份CPI的同比降幅有所加大,一些专家认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通胀预期推迟,但未来物价可能会缓慢走高。
投资仍是主力
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1%,其中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长6.2、3.8和-2.9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相比,我国经济反弹靠内需拉动的特点更加明显。净出口方面,二季度进口显著增加带动贸易顺差减少,使得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进一步下降。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认为,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9%,对应的环比折年率增长水平达到17.5%。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走出一个典型的内需驱动的V型复苏,这种趋势在中短期内不会逆转,未来两年我国经济将全靠内需拉动。
瑞银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指出,支撑GDP增长的因素首先是基础设施相关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产值的快速增长中。政府推出的家电下乡等刺激政策,帮助支撑了居民消费,而政府消费也有所增加。
消费方面,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处主任牛犁认为,下半年我国消费需求将继续升温。但经济基本面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方面显示,未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无论名义增长或实际增长难以进一步提高,预计全年消费增速约为15%。
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的数据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于保八的信心。牛犁预计,全年我国GDP同比增长8%左右。汪涛则预计全年GDP增速将达8.2%。
与GDP、工业、投资以及消费等宏观数据相比,当前企业利润仍处较低水平,就业增长状况并不乐观,部分行业生产仍偏冷,使经济呈现出“宏观热微观冷”的局面。
上海证券胡月晓认为,当前的经济回升态势是政府强力政策刺激的结果,经济最重要活动主体企业由于产能过剩限制,大部分经营状况仍然处于正常水平以下。预计我国微观企业效益改善和宏观经济向好之间约存在1年时滞。
CPI降幅超预期
6月份CPI降幅达到1.7%,超过了2月份1.6%的降幅,再创近十年新低。国信证券认为,6月份CPI环比降幅为0.5%,表明总需求仍然不足。分析具体原因,主要是食品价格的环比下降所致。
从商务部的周统计数据来看,食品价格在6月份已经停止下跌,但蔬菜和禽蛋价格下跌幅度较大。
董先安认为,CPI降幅加深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通胀预期,预计CPI将在11月份同比转正,PPI转正将在明年一季度。预计明年我国可能出现高增长和温和通胀共存的格局。
6月份PPI同比下降7.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8.7%,降幅与5月份相比均有所加深。胡月晓认为,当前产能过剩压力仍然存在,需求的回升首先会通过产能扩张消化,而不是价格上涨,因此下半年通缩趋势仍然会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