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31日电(记者陆文军) 高速公路网络,堪称区域经济发展动脉。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地区经济能级不断提升,近年来区域内高速路网交通流量也不断增大。除了不断加建省际高速新通道,长三角交通部门也试图通过信息化手段,缓解区域内高速公路道口拥堵局面,提升交通出行效率。
筹备多时的长三角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经过各地协作,终于启动。该系统未来将在长三角高速路网中大范围推广应用,有望缓解近年来长三角高速公路中越来越突出的“高速堵,堵就堵在收费口”的矛盾,真正使长三角交通动脉通畅起来。
31日,“长三角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试运行江苏·上海联合开通仪式”在沪苏浙皖高速公路汾湖收费站举行。
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是在车辆上安装车载设备,并配合使用国标双界面CPU卡。当车辆进入、驶出高速公路道口时,不必停车、快速通过就能实现自动记录信息、自动扣款。
记者现场看到,装有车载单元(OBU)的车辆仅用3-5秒就通过了收费道口,免去了以往在收费道口需要停车、交费的过程,通行速度大为提高。
据悉,本次上海开通试运行的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为一期工程,共安装了80根ETC车道,分布上海全市634公里高速公路网的30个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以省市间射线高速公路为主。
江苏省一期工程共安装了23根ETC专用车道,分布14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其中包括苏沪交界的3条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
据介绍,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在上海和江苏率先启动后,下一步上海将联手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继续加大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建设力度,预计在2009年内,浙江、安徽、江西也将开通系统,长三角四省一市高速公路网将真正实现ETC的互联互通。
据上海公路管理部门介绍,上海力争在2010年前实现高速公路ETC建设道口全覆盖、网络全覆盖(长三角地区跨省市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运营,与苏、浙、皖、赣等省市高速公路实现“道口收费、统一结算”的联网模式)、管理全覆盖(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和服务系统)、服务全覆盖(发展电子不停车系统用户30万并通过与银行的合作尽量增设服务网点)的目标,为高速公路的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上海市公路管理处处长严炯浩介绍,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是解决高速公路收费口拥堵、节约高速公路用地资源以及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与人工半自动收费方式(MTC)相比,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可以使道口的通行能力提升3-5倍,极大地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在杭州居住和工作的骆克,周末经常驱车到上海参加在职进修课程,平时还经常去长三角邻近的城市出差。他说:“高速公路收费口拥堵确实让人头疼,尤其在周五下午到傍晚,有些道口拥堵更加严重,影响了整个通行速度,不停车收费系统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将让我们这些有车族更加方便地畅行长三角。”
据介绍,长三角交通部门将进一步加大联网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建设力度,而作为示范工程的组成部分,上海发行的“沪通卡”与江苏省发行的“苏通卡”技术标准完全一致,车主可在两省(市)区域高速公路网通用。不久的将来,可望实现一卡通行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区域高速公路网。
目前,长三角城市正在以上海为中心,打造“3小时交通圈”。近期,沪宁、沪杭两大上海出省高速主干道正在拓宽,上海与浙江、江苏的新高速通道也陆续开建。目前仅苏、浙、沪三地高速公路里程数已近7000公里,并初步成网。
交通专家认为,随着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启动,长三角“3小时交通圈”建成指日可待,同时有效引入如不停车收费系统这样的新技术,将提升这一区域快速交通圈的经济效益,推进区域一体化,进一步提升交通效率。
据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发达国家便开始采用ETC技术。例如,全日本20%的车辆已经使用这项技术,每天有500万辆次应用ETC技术的车辆通过收费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