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解决企业困难,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即抓紧制定实施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振兴规划。
汽车:产业地位显著提升
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的信息看,汽车业有望迎来暖风。
会议的两大内容与汽车业相关:一是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抓紧制定实施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振兴规划。二是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施燃油税费改革。
首先,汽车业跃身为重点产业。由此可见,在经济转型时期,汽车业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广州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指出,“在诸多行业中,汽车产业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最大。美国、日本以及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建立在汽车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
其次,燃油税费改革方案将直接影响到汽车消费者成本的增减幅度,并最终影响汽车消费需求。鉴于汽车业提升至第二重点产业,预计有关主管部门会适度考虑汽车业的承受力和未来发展,推出燃油税改革方案。
另外,会议的另一项内容也与汽车业有潜在关系。即“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兼并重组。推进重点领域技术进步,制定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自主研发,推动高技术产业化”。
在采访多位汽车企业高层后,记者发现,多数正在进行自主品牌建设的中国汽车企业,正急迫寻找有关主管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如果这一项落实,将对汽车业构成重大利好。
目前,进行自主品牌建设的A股汽车类上市公司有:上海汽车、长安汽车、一汽夏利、江淮汽车、北汽福田等;在香港上市的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包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华晨汽车等。
装备制造:促成产业链条整合
继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为装备制造业拨云见日之后,国务院又决定抓紧制定实施装备制造业重点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给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对此,业内普遍看好,并认为装备制造业在未来几年将迎来一轮发展机遇。
天相投顾分析师指出,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增强,同时制造业目前也是提供就业岗位较多的行业。
“如果国家出台振兴和支持制造业的方案,无疑对制造业直接的利好,比如此前出台的增值税转型的方案等。同时,此次的振兴规划包括了有色、钢铁、汽车等等与制造业上下游相关的产业,所以此次振兴规划实施后产生的协同效应是值得期待的。”该分析师说。
不过,他也提醒,制造业和造船业的振兴和复苏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复苏情况,而且具体的方案尚未出台,所以暂维持机械行业“中性”的投资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近期召开了一个行业内论坛,就装备制造业在金融危机下的新增长、新趋势进行探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总干事高振刚在会上表示,“未来几年,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打造高端产品将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而建立一个研发、设计、检验、制造一体的产业链条,是这一行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过去几个链条之间各自为战的情况比较严重。”
轻纺:振兴政策重在治本
虽然不属于国家经济命脉,但对于纺织、轻工这些关系到大量就业人口的行业来说,其遭遇的一系列重大困难,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政府关心的重大行业。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六项政策措施解决企业困难,首先就提到了要抓紧制定几个产业的振兴规划,这里就包括轻工和纺织。
毫无疑问,我国纺织产业已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困难。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今年前10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1537.17亿美元,同比上涨5.89%。前10个月5.89%的涨幅较今年上半年回落了5.1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13.84个百分点,为近6年来的最低。剔除2月份春节因素外,从1月份至今,我国纺织出口增速已经连续9个月出现回落,显示出口恶化的趋势正在进一步扩大。而今年10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为167.50亿美元,同比增长9.32%,但较上个月减少近13亿美元,增幅-6.94%。
商务部《纺织商业周刊》总编、第一纺织网总裁樊敏指出,目前,国家已非常重视并频出各类政策以增强信心扶持困境中的企业;尽管频出政策,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目前制造业的困境,但其生存现状并未完全得到改观。
对于当前国务院提出的产业振兴计划,业内著名分析师国金证券张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保就业是重要目标,也是轻工、纺织产业振兴的题中之议,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但是,这两个产业市场化程度太高,企业大大小小多如牛毛,扶持政策很难落到实处,想用行政手段精确扶持很难,“纺织产业短期难以翻身。”
“而且,现在主要问题不在于与我们。纺织品需求市场主要在欧美,欧美需求起不来,我们出再多政策也用处不大,我的观点是出口退税率不用再提了,意义不大,带来收益的一半会进入进口商的腰包,而人民币适当贬值则最好。”张斌认为。
樊敏认为,需求萎缩是纺织行业当前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转变使纺织行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本已产能过剩的纺织行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必须千方百计保持住应有的市场份额,避免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否则的话,大批企业倒闭破产不可避免,这对纺织产业的发展是灾难性的。
对于振兴政策,樊敏认为,综观纺织产业近十几年的发展,针对纺织产业的政策调整非常频繁,如纺织出口退税政策的调高或调低就达十几次以上,政策调整缺乏长远性和系统性。因此,产业发展的导向和政策必须立足长远,应以保持产业持续发展为原则,建立系统的、稳定的产业政策保证体系方为根本。
他建议,支持纺织产业的政策重在治本而非治标:建立以点线面结构的产业政策保证体系;确立以消费经济或说以消费需求为主导型的产业政策取向;强化终端品牌贡献率、商业渠道贡献率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对产业的贡献,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倾斜;完善纺织原料流通体制,降低进口原料减税。
钢铁:关注原料保障与市场发展
27日下午,就钢铁行业的产业振兴规划,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务院正在听取各个重点行业的工作汇报,其中也涉及政策建议及规划等方面的内容,但还没有听取钢铁行业的相关汇报,有关内容尚无法透露。
中信证券钢铁分析师周希增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钢铁行业作为基础性工业,在原料保障性供应方面应该提早重点规划,这与石油、粮食等战略资源是同等重要的。目前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约60%,使得国内钢铁行业受制于上游原料供应,未来全行业在产能发展、布局方面应该与原料保障供应规划相协调。
周希增还强调,近几年由于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旺盛,钢铁业超速发展,但当国内外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行业积累的矛盾显现出来,因此,在产业振兴规划中对钢铁未来10到20年的市场需求进行整体研究和规划,从而对国内钢铁产能的发展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前几年大干快上的局面再度出现。相关规划不能过于谨慎,脱离市场实际需求。“钢铁业还应建立产品研发体系、技术装备研发体系,国内的钢铁装备近几年吃百家饭,产业在新的升级形势下持续发展能力欠缺,这方面要有所建树。”周希增表示,产业振兴规划对钢铁板块的龙头企业正面影响更大,上市公司只有保持持续良好的盈利才能稳定股价,从而获得新的融资能力扩大实力。(吴琼 陈其珏 叶勇 徐虞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