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芝加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提名彼得·欧尔萨格(左)出任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欧尔萨格现年39岁,现任美国国会预算局局长。新华社/路透
在奥巴马经济班底对公众亮相的同一天,布什政府恰好宣布再向花旗银行提供担保并注资。这两项利好消息有如一剂强心针,让风雨飘摇中的股市应声上扬。但一时的刺激并不会有长久疗效,如何才能让美国的经济病痊愈?奥巴马的经济团队已开始为美国经济会诊。
奥巴马强调,他挑选这个经济班子的标准是“健全的判断力和创新性思维”。其实,前一个标准太过抽象,也不太好定义。有人便直接对这个团队的成员进行了评论,指出被提名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和财政部长盖特纳都是前克林顿时期财政部长鲁宾的副手,他们虽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有功之臣,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造成今日金融危机的责任人。鲁宾经济学的要点是:相信增税和扩大政府开支能促进经济增长;注重削减政府预算赤字,并保持财政平衡;相信全球化并推动自由贸易。他们当年的这些政策举措,为美国带来了最长时间的经济繁荣。
然而,也正是他们与格林斯潘一道实行的放松政府监管的政策,为今天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萨默斯在1999年接任财长后,于2000年推动国会通过了一项放松对衍生金融产品实行管制的法案。鲁宾则在离职后出任了花旗银行的执行董事和执委会主席并兼高级顾问,至今达10年之久,他鼓励花旗不顾风险追求高额利润,才导致了今天的困境。
盖特纳则是布什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的主要谋士之一。但这一救市计划也是数次朝令夕改,让人摸不着头脑。如9月份政府还坚持说不会救市,任由雷曼兄弟破产,可数天后又宣布要援救国际集团;不久前还说拯救银行效果不显,宣布转向直接援助消费者,如信用卡消费、汽车和学生贷款等,现在却又不得不注资花旗银行。如此翻来覆去,令人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感。
当然,美国媒体指出他们过去的失误,多是出于好意提醒,并非是对他们不信任。主流舆论对这个经济班子总体上还是打了高分,高度评价了他们的业绩,比如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平衡了财政预算,保持了经济增长,同时还引导美国抵御了来自墨西哥、亚洲和俄罗斯等一波波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因此,面对今天的艰难,人们不能不记起并怀念昔日的繁荣盛世,对他们自然也就多了几分信赖与期待。
金融危机当前,自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但不能不总结教训。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形势与过去他们掌舵的那个年代已大不相同,仅凭过去的经验未必管用,沿袭旧章,反可能再蹈覆辙。首先,这场金融危机得以蔓延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多年来放松了对其监管,因此首先必须放弃反对监管的立场。其次,扭转当前的经济衰退,增税可能只会起负面作用,似应慎重缓行。再次,当务之急并不是平衡财政赤字,而是进一步增加政府开支,以刺激经济增长。而这些必要举措,几乎都与他们过去的信念与经验背道而驰,只有顺时应势,才能够有所作为。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所说的“创新性思维”就显得颇为重要了。
事实上,主流舆论也认为,尽管奥巴马精心遴选的这支经济团队并非完美,但应承认,他们都是难得人才。财长盖特纳不仅具有杰出的经济管理才干,而且有在国外生活的背景,也具有国际协调经验。这后一点相当重要,因为要有效应对这场危机无疑需要主要的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协调行动。萨默斯是哈佛校长与经济学教授,统筹经济政策也正是用其所长。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罗默则是从事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研究的专家,可谓是才适其用。
但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候任总统奥巴马的正确决策。他对这场危机不仅有清醒认识,而且更提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即一个极为“大胆的”刺激经济计划。这个计划透露出几个要点:在今后两年内加大政府公共开支,大举建造公路、桥梁、学校;开发替代能源和节能汽车;创造25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等等。其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将当前这场灾难仅仅看成是一场危机,更看成是一次历史机遇。因此,他既顾及眼前危机,更考虑长远战略;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比如,他将教育投入和医保改革同时纳入其中,将能源独立与环境保护也考虑在内。这些都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奥巴马说:“我强烈地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短期解决方案,更是为美国经济长久而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人民日报华盛顿11月25日电 记者 李学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