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共产党章程》 秘书处负责人答问 历次制定及修正简况 -2007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495万 144万待业 到基层就业人数增加 -中国最后一位“王爷”:好日子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 -中国拟建第三亚欧大陆桥 以云南为枢纽 -沪深两市暴跌 板块全线走软 中石油A股发行价每股15-16.7元 -12万以上个税政策下月出台 炒股收入申报个税明年1月1日启动 -北京奥运火炬接力时间表公布 全程4万余公里创纪录 附路线表 -9月金融市场数据:股市交易量略减 3季度107只基金净收益749.08亿 -交通安全法:机动车无责撞人最多赔10% 严防行政机关限人身自由 -"人造太阳"计划实施 中国等7国参与研发 航天产业链逐渐成型
执行不彻底 发改委细化钢铁淘汰标准加大执法力度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2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与河北、山西等10省(区、市)签订了《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目前,10个省(区、市)累计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969万吨、炼钢能力873万吨,分别完成《责任书》确定今年任务的43%和36%。但记者昨日从发改委获悉,由于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发改委近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的通知》,进一步严格淘汰标准。

细化淘汰标准

发改委认为,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有的企业将属于淘汰类的设备稍加改造,扩大规模,躲避淘汰;一些企业只是暂时停产,并没有拆除落后设备和对场地进行平整,这些产能随时可以复产;个别企业将淘汰下来的设备转卖到其它地区;有的企业将应淘汰的炼铁小高炉转产国内产量已严重过剩的铸铁管、铁合金等产品。这些问题都削弱了关停和淘汰落后工作的成效。

发改委在通知中指出,各地要严格执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标准,并将淘汰落后钢铁产能标准明确为:拆除高炉、转炉、电炉炉体以及配套的风机、烧结、烟囱等设备设施,且场地平整完毕。为防止落后设备躲避淘汰,要组织有关部门对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进行实地督查,按照上述标准进行设备拆除。拆除设备不得作为二手设备变卖,必须拆除解体并只能作为废钢铁原料。落后小高炉不允许转产铸管和铁合金等。落后设备不得通过由淘汰类改造为限制类等方式躲避淘汰。

加大执法力度

同时,发改委要求各地加大执法力度,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应依法令其立即停产。对到期未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工商部门要坚决吊销营业执照,质检部门吊销生产许可证,尤其是供电、供水部门要采取断电和停水等措施,迫使其退出市场。

据悉,10个省(区、市)将在“十一五”期间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3986万吨、炼钢能力4167万吨,涉及企业344家。其中,今年要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255万吨、落后炼钢能力2423万吨。此外,山西省主动淘汰《责任书》以外的落后炼铁能力298万吨;未列入第一批签订《责任书》的安徽省马钢已关停5座300立方米高炉,合计炼铁产能175万吨。

目前淘汰落后产能与钢材的出口、关税调整、进口铁矿石等关联事态紧密相连。据记者了解,一些地方尤其是民营企业通过淘汰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进而上马规模更大符合规定的生产设备,等于实际产能并未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对今后的钢材出口总量、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另据悉,有关钢铁出口调税政策可能于今年11月或明年年初出台。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所面临的形势分析,似乎11月出台的可能性更大些,同时如果淘汰行动不能有效减少产能,对于上游铁矿石的需求也会产生刚性的支撑作用,从而进一步拉升铁矿石价格,增加成本。 (记者 徐虞利)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相关文章:
07胡润钢铁富豪榜发布:沈文荣150亿元居首(榜单)
进口铁矿石短斤缺两 中国钢铁面临成本挑战
谢企华:中国钢铁航母“女舵手”
欧美消费企业反对削减进口中国钢铁 称已供应短缺
中国钢铁或遭欧盟反倾销 涉及五产品
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两重天:钢材价格涨 汽车价格降
中国钢全球崛起 42只钢铁股价值被低估
钢铁出口退税或全取消 钢企压力加大 铁矿石价格4年累计涨165%
图片新闻:
中国首位探月使者"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创航天史上7项第一
北京首现“养老房屋银行” 租房入住养老院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共十七大报告解读/ 聚焦十七大/ 十七大前人事任免/ 人事任免-中央 地方
·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
· 中国减灾救灾行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