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于10月24日晚飞向了神秘的太空。一场关于ITS(智能交通系统)的“暗战”已经在各大车商之间打响。以车载导航系统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成为“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的亮点
“红色代表拥堵,绿色代表畅通,蓝色代表行驶正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产品开发的负责人在介绍名为“星冀”的导航系统时说:“前面有一个路段开始堵车,信息立刻更新”。业界人士预测,我国已经成为导航产业最大的新兴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导航产业将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增长。
据统计,美国将空间技术转化为产业,创造了2万亿美元的巨额利润。法国在航天产业方面的收入每年将近200亿欧元。俄罗斯航天发射年收入近9亿美元。而我国航天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目前还不到1%。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近日在与网民交流时表示:航天产业要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包括发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及其应用;把数据变成知识、信息,以及终端产品;为农业、林业、城市规划服务。
航天技术进展迅猛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日前宣布,“嫦娥一号”配备的激光高度计(俗称“激光眼”),顺利通过总体检测验收,正样产品按时交付并实现全国产。这是我国首个上天的激光高度计,将用于“嫦娥一号”对月球地表状况的探测任务。
“随着航天技术的提升,必将提高整个航天产业的竞争力,全面推动航天产业发展。”上海社科院产业经济发展中心的周女士对记者表示。
孙来燕表示,航天技术与产业发展环环相扣,主要包括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等几方面。
“比如,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首先要有数据源,这就要我们制造、发射性能优良的卫星。我们制造的运载火箭,除了能完成国家项目的发射任务,还进入国际国内的商业发射服务市场,这都是产业的重要环节。”孙来燕说。
据报道,今年10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申报的“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去年7月,我国西部最大的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落户西安。
上海航天科技产业基地总投资额为55亿元,包括投资33亿元的太阳能光伏、稀土永磁电机和复合材料3个航天民用项目。整个项目预期投资回报为15%。“十一五”期间,航天集团公司将投资西安产业基地100亿元。
另据了解,中国已经有3000多家民用企业参与到载人航天的生产、研制中,包括电子行业、元器件、原材料、飞船材料等很多方面。
“目前还很难测算出具体的经济效益,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离不开航天技术。”一位航天科技集团研究院的专家说。
应用领域前景广阔
“有人说导航卫星的应用领域只受到人们想象力的限制,可见这个领域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孙来燕说。
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与美国福创公司2007年6月发布的《卫星产业状况报告》,2006年全球航天产业中卫星运营服务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9%。
我国卫星通信已经走向商业化运营道路。在“十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了新一代大型通信卫星平台的研制和开发,卫星平台的寿命可以达到15年,功率可以达到10000瓦。这个平台用于向尼日利亚出口的通信卫星上已获得成功。
今年9月,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02B星发射升空,可达到2.5米的分辨率,现在第一幅卫星图片已交付用户。
据国防科工委发布的资料,截至2006年底,我国卫星服务范围覆盖中国本土及周边国家以及亚太地区和非洲等部分地区,目前已建成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34座。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自资源一号卫星01星,已分发各类数据产品10万余景,相当于覆盖我国全部国土80多遍。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三峡工程、西部开发等国家重点工程,大量应用资源卫星数据产品。
“要把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业作为重点推进航天技术产业化”,孙来燕指出,要加强卫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关键设备的研发能力,提高国产化率。还要提高卫星地面设备及软件研制生产能力。并且提高卫星数据产品的开发服务水平,提高运营服务的能力。
社会资本逐步进入
“不管是投资还是融资,对企业来说总是希望得到回报的,得到回报也就是要有利润。”孙来燕表示:“我们正在努力地研究探索如何培育航天产业这个市场,如何扩大需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得航天产业做强做大。”
今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指出,要积极推进航天科技产业化,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航天科研、生产、应用、服务等领域。
“目前在国内民营企业参与航天产业发展比例还比较小。”上海社科院的周女士对记者表示:“但借鉴国外经验来看,民营企业参与航天产业发展是很常见的。民营企业可以为航天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航天产业的发展会带动民营企业技术进步,规范管理。”
据了解,现阶段民营企业参与我国航天产业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挂名、赞助的形式;第二种是利用航天器进行搭载试验;第三种是提供航天器发射的外围产品和基础零配件,国家以不定期招标的形式进行项目采购。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第三种形式比较多见。因为中国高科技的民营企业规模尚小,难以对航天产业给予足够的技术支持。但未来民营企业会介入更多的领域,例如购买卫星转发器和卫星的经营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