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粮食局发布了《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规划》的主要内容,推动《规划》的组织实施,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问:《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今年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去年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意见也明确要求“做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布局规划”,《规划》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粮食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在搞活粮食流通、保证市场供应、调节粮食供求、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粮食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有了良好的基础。据有关部门统计,“十五”末期,我国已有城乡集贸(零售)市场8万多个,各类粮食批发市场600余家,粮食批发市场年成交量8000多万吨,成交金额1200多亿元。目前,粮食收购市场取得收购资格的市场主体已近8.2万家,粮食期货交易活跃,已有多个粮油品种在大连和郑州两个商品交易所开展期货交易。
其次是形势的发展对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一是粮食市场和价格放开后,市场配置粮食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为前提。二是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粮食产销衔接,城镇居民口粮和企业生产用粮供应,需要以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的粮食市场体系为基础。三是国家对粮食流通的管理和宏观调控,需要以功能完善、运作规范的粮食市场体系为载体。四是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时调控国内粮食市场,需要以机制健全、运转高效的粮食市场体系为保障。
第三是粮食市场体系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各类粮食市场成为配置粮食资源和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各地对粮食市场建设十分重视,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一些地方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市场布局结构不尽合理、配套设施滞后、功能不够完善、流通效率不够高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全国统一的粮食交易平台和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总体上看,粮食市场体系的发展,还难以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宏观调控的需要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问:《规划》有何意义?
答:《规划》出台的目的,是要建立既能适应国家宏观调控需要又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规划》明确了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主要的政策措施,有利于从宏观上引领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的方向,指导粮食收购、零售、批发、期货各类市场的协调健康发展,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更充分发挥各类市场在组织粮食流通、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粮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重要作用。
问:《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答:《规划》编制的依据主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关于“做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布局规划,规范市场交易规则,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入市交易”等有关文件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