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态势良好 企业利润增速减缓
6月末,企业景气指数为146.0,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6.3和10.1点。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026亿元,同比增长42.1%。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87%,同比上升0.78个百分点。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亏损严重行业也扭亏为盈,出现亏损企业数量和亏损额双减少的可喜局面。这些经济指标表明,今年以来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态势十分良好。
预计下半年,在稳定增长的内需与外需拉动下,工业经济仍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但企业盈利增长速度会略有减缓。首先,资源税制改革大幕已经拉开,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生产原材料成本将进一步增加。其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部分行业影响较大。发改委预测,下半年纸制品行业出口利润率将下降5个百分点左右,行业整体平均利润将变的微乎其微;服装行业利润将减少48亿元,利润率将下降0.26个百分点。第三,企业筹资成本将不断上升。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已连续3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平均贷款利率已上升0.6个百分点以上,且下半年贷款利率仍有可能继续上调。6月末,工业贷款余额达32000亿元,据此推算,因贷款利率调整,工业企业下半年财务费用会增加100亿元以上。第四,企业节能减排支出将增加。“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国务院4月份审议通过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将节能减排作为各级政府约束性责任指标。面对严格的节能减排要求,许多企业需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以改变随意排放污染物和浪费能源、资源的状况。
此外,还应关注,下半年企业贷款难度将会加大。为抑制信贷投放过快增长,人民银行将采取窗口指导、发行特种定向债券等方式控制金融机构信贷投放量。可以预计,下半年企业贷款难度将会明显增加,部分企业资金周转将有所趋紧。同时,随着外汇投资公司正常运营和国家鼓励企业境外投资优惠政策出台,企业境外投资将会大幅度增加。然而,我国曾有过中航油境外巨亏5.5亿美元情况,国际上曾出现过巴林银行因境外违规操作引发破产事件。这些事例表明,在大幅度增加境外投资同时,如不能有效加强对境外公司和投资决策与运作过程监管与控制,企业及国家遭受巨大损失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房地产价格加速上涨 调控方向有待调整
2005年4月,国务院提出了八条调控措施,2006年5月,针对房地产市场有关问题又高调出台了“国六条”政策。然而,两项措施实施后,特别是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是房价出现大幅度上涨。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1%,环比上涨1%,创下自2005年7月对房价实施月度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
二是商品房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严重。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1-5月份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投资仅占商品住宅投资17.2%,远未达70%以上政策要求。三是市场秩序混乱问题仍然存在,开发商囤地、捂盘、假售、抬价等问题比较严重。2001年初至今年5月份,房地产开发商累计购置土地面积21.62亿平方米,但实际仅开发完成12.96亿平方米,不足购置面积60%,相当数量的土地被囤积和倒卖。
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难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效的根本原因:一是地方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双重身份。作为房市参与者,地方政府在土地处置及价格上涨中获得很大收益,因此不可能有效执行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解决房市中的问题,导致中央政府调控政策出台越多,房地产价格越上涨、市场秩序似乎越混乱。纵观2003年以来土地交易、房屋出售和房屋租赁价格指数变动情况,不难发现,涨幅最大的是地方政府控制的土地交易价格,涨幅最小、最平稳的是反映居民真实居住需求的租赁价格,这充分说明,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不是市场需求,而是土地成本。在一些地方,政府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预算外收入60%以上,甚至超过同级同期的财政收入,已成为地方政府的“命根子”。二是“多龙治水”造成政策打架。由于住房既是投资品又是消费品,各部门往往根据自己利益和需要,出台对自己部门有利政策,造成政策打架,影响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比如,建设部鼓励发展二手房市场,税务总局对二手房转让征税;再如建设部要求逐步向消费者提供全装修住房,避免二次装修破坏结构、浪费和扰民等,税务总局规定,购买精装修房,契税应按照合同总价计算,装修费不能排除在外。
在不切断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市场利益关系,改变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双重身份,并同时加强部门政策协调,健全监督机制情况下,中央政府调控政策很难在地方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可以预计,如果中央政府不调整调控政策方向,出台更强、更有针对性调控政策,未来房价仍将呈持续上涨态势,中心城市高房价将波及周边二、三线城市,前期房价上涨较少的城市也将出现快速补涨,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仍可能进一步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