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5月17日,参观者在江苏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观看昆曲表演。随着“国际博物馆日”的来临,不少游人和市民纷纷来到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观看昆曲表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中新社发 王建康摄
中新社苏州六月十九日电 (记者周建琳)号称中国“百戏之祖”的昆曲,又活跃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而这背后的推手显然来自中国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十九日,在苏州举行的第四届昆曲艺术节上,中国文化部官员透露,中国政府五年来每年拨款一千万元人民币,用于抢救保护昆曲。
昆曲被誉为中国民族戏曲的“幽兰”,剧目丰富,文辞典雅,曲调清俊,对后来的京剧和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尊称为“百戏之祖”,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诠释了这个东方国度的古老与高雅。二00一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昆曲由于历史久远,当代观众真正欣赏昆曲的越来越少。大多数昆曲剧团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因此,中国政府特别启动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五年来资助了包括中国五大古典名著《西厢记》、《牡丹亭》、《琵琶记》在内的三十八台剧目;资助七个昆曲院团录制了二百出优秀传统折子戏;资助七个昆曲院团赴瑞典、爱沙尼亚、美国等国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等等,使昆曲艺术在剧目建设、人才培养、进校园公益性演出及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据统计,过去的五年中,中国七个昆曲院团进校园举行公益性、普及性演出一千一百三十余场,近一百万人次观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一代昆曲观众的形成,成为中国实施昆曲抢救、保护、扶持工程取得的突出成绩。
走过六百年的昆曲在舞台上诠释经典,绽放活力。十多年前,逐渐淡出舞台的昆曲,如今,正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在中国文化艺术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