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黔中文化资源整合需求谈区域文化创新
安顺称之为“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历史上的安顺,在秦代设郡置县,汉代与中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元代形成集镇,至明代徐霞客壮游西南时,已是“城垣峻整,街衢宏阔”,……“城楼跨街,市集甚盛”。清代,地方工商业逐步发展,形成“黔中商埠”,“商业之盛,甲于全省”。 由于安顺是贵州高原经济开发较早的中心区域,使之成为了古代黔中文化的发祥地,成为近代贵州中西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不少关心贵州历史文化的学者认为,贵州文化应着力研究安顺文化。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安顺居黔中,不同于贵州周边市、地、州,接受川、渝、滇、湘文化的影响不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安顺文化应代表贵州文化的主流。
作为贵州旅游产业的先行者,安顺拥有诸多古文化品牌。但长期以来,只在旅游观光层面上找规模,只在生态自然培植上做宣传,而没有深入研究文化产业和旅游观光业的融合发展。就夜郎旅游资源开发方面,也由于没有总体规划及策划,某些市、县、乡任意为之,造成无序开发或无根开发,结果带来“星多月不明”的低质效应。因此,相对于云南、广西、四川等周边省区而言,因开发设计缺乏文化产业理念,致使安顺旅游产业的发展多年来亮而不优、大而不强。
笔者以为,仅“屯堡”、“牂牁”和“夜郎”三大文化资源优势就完全可以托起安顺旅游产业的半壁江山。屯堡文化是600年前明代朱元璋30万大军“屯军阻滇”的战略设计,战略方案使朱元璋1/5的江南明军及家属落户安顺平坝,构建了具有江南文化风格的建筑村镇。屯堡人把江南经商理念带到贵州,打造了安顺“商业之盛、甲于全省”的黔中商业文化模式。牂牁郡是汉代中央王朝在贵州设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地方政府。2006年宁谷汉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到目前为止,宁谷镇经专家正式发掘的汉墓至少有千余座。并且还发现9万平方米建筑遗址和5000平方米的砖瓦窑。有关专家认为,贵州和安顺有关方面应据“华阳国志”为源本,充分挖掘“牂牁”文化资源,为我所用,大力推进安顺旅游文化建设。
夜郎王国的传说很多,但从无史册佐证夜郎王国的国都及发祥地。2007年,在安顺镇宁发现夜郎王印,并经国家文物部门验证。据此,关于夜郎王国国都之争应该有个初步结论。从专家研讨的角度探索,至少应该把安顺镇宁作为夜郎王国的行政管理中心去挖掘和研究,而不是一味停留在夜郎区域的无序分布甚至多中心布局上。夜郎文化是很具体的。其独特性表现为“神奇”;其内容可归纳为两大特点、三大支柱、八大精神、二十五要素。两大特点即文化形态的复合性,夜郎文化民族的多元性。三大支柱即洪水精神中的兄妹开亲,竹王传说,铜鼓文化。八大精神即:开放吸纳、艰苦拼搏、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兴学崇教、自我管理、歌舞自娱、知足常乐。二十五要素即:畲山为田、干栏式楼居、抢婚、贯头衣、披毡、蓝靛、腰机、鼻饮、咂酒、吃火锅、喜酸辣、抓食、打牙、文身、椎髻、芦笙、铜鼓、牂轲柱、打儿洞、对歌成亲、产翁制、打牛、多葬式、猎头俗、尚巫傩。夜郎军事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是一项具有极大开发价值的传奇文化项目,对安顺城市化建设及优化旅游文化资源有很强的传承意义和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安顺地戏、安顺傩面傩具、安顺蜡染、安顺“三刀”、安顺布依文化、安顺地面小吃……等等。笔者认为,这些以文化为引领的传统艺术,可以通过整合方式,实现黔中文化创新,增强发展活力,使安顺旅游产业互为融通,推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撑。
中国5000年文明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中国地大物博,区域文化更是各有千秋。近年来,一些地区已经成功地进行了文化产业的挖掘整理。比如,杭州的西湖与灵隐寺森林带,成都的府南河、都江堰与峨嵋森林带,长沙的湘江与岳麓森林带等等,都有着很好的生态基础与很丰富的文化符号。这些从物质经济到非物质经济、从稀缺资源到非稀缺资源、从均衡竞争到非均衡优势、从生产性项目到非生产服务项目的转换,技术与跨越等等,初步构建了从生态文化资源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链、产业链、文化链与资本链,形成了具有休闲与时尚文化城市的产业博弈优势及哲学理念体系。再如,“沈大文化”的目标取向:以信息、知识、文化的融合,重构沈大都市圈的品牌要素与重组新经济的人文活力。
广东文化经济拟在完善创新模式。一是构建文化与经济互动平台,形成社会再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与边际资本递增的新的增长方式;二是探索中国文化与全球文化的互动关系,形成从资源比较优势到综合发展优势的创新模式;三是寻求广东文化经济发展与全球轴心经济的“寻底竞赛”对称的正关系,实践从世界平行开放到全球轴心经济互动的战略跨越与创新模式;四是立意打通非物质经济产业资源与产业资本的正关系,提升产业资源的再生能力与全要素生产率、资源配置率,使资本扩张与物质经济、非稀缺经济能耗降低成正比;五是以体制创新方式提升人与文化的正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非物质经济文化的需求,发挥人的文化主体创造性。
广东文化经济的创新模式代表经济增长较快的城市文化经济导向,实际上是一种后经济体系的商业文化模式,其核心问题就是文化产业的盈利模式与增长方式。我们推进区域文化创新,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此外,值得安顺借鉴的还有云南文化产业模式——
据媒体演说,文化产业符号资源最丰富的是中国云南。如,西双版纳、香格里纳、大理文化、腊玛古猿文化。不仅有“云南映像”的生态符号,各具特色的民族歌舞(云南现已收集到各民族民歌2万多首、舞蹈6千多套、喜剧2千多个、器乐200多件、叙事长诗50多部),还有如泼水节、火把节、刀杆节等节庆大型活动。另有扎染、制陶、大理石工艺的文化制造业。尤其是在文化艺术方面,文学有《北孔大地》、戏剧有《凤民彝兰》、小品有《心灵的阳光》、音乐有民歌《海棠腔》、舞蹈有《云南映像》、影视有《若玛的十七岁》等等。
云南文化产业模式是文化资源管理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云南符号的文化资源与文化原型丰富多彩。云南人抓住云南符号,确定了“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经过努力,到‘十一五’末,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产业,培育一批竞争主体,打造一批著名品牌,建成门类齐全、运转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使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显著提高,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云南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0%”的发展目标。
应该说,安顺的民族风情及传统文化与云南有异曲同工之妙。安顺的自然资源、传统文化、艺术产品以及文化产业的开发价值,完全可以同云南任何一个地区相媲美。但是,事实却是两者客观上存在着差距。这不仅仅是欠开发、欠开放的问题,关键是要构建文化产业这个平台。
|